第七十九章節(jié)大禹治水(三)
禹沒想到此戰(zhàn)如此容易,興奮之余,卻也記得誰是最大的功臣,急忙過來向老師及諸位師兄師姐相謝。
鯤鵬說道:“如今大事已定,悟道他們會留下相助與你,便有幾個漏網(wǎng)之魚搗亂,也成不了氣候。為師還要前去見人皇,為你父親正名,便不多留,你安心治水便是。”
禹聽到此言心中大喜,連忙說道:“卻讓老師費心了。”
鯤鵬辭了禹,前去見了人皇虞舜,虞舜道:“還請圣師諒解,此事關(guān)系著人皇的威嚴(yán),我需要考慮一下。”
鯤鵬不以為然地說道:“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經(jīng)歷一世,瑕庛難免,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皇者的威嚴(yán)是靠百姓的尊敬而得來。”
舜帝說道:“圣師所言甚是,此事本為弟子之錯,但卻不知如何為鯀正名?”
鯤鵬說道:“你可向天下百姓下罪己詔,以此來為鯀正名,也能彰顯你的賢德。”
鯤鵬在辦好鯀之事后,便前去告知了禹,讓其安心。此時禹已掃清了小妖的騷擾,正開始準(zhǔn)備整治河道。讓禹最為頭痛的是,當(dāng)年鯀治水時以九天息壤所化無數(shù)大山擋住了河水的去路,人力無法破開這由息壤所化的大山。
禹見鯤鵬回來之后,連忙請教該如何是好。
鯤鵬早已預(yù)料以這一切,說道:“后羿,你手中的‘五丁神斧’也開山劈石,你將此斧交給禹,悟道手中的‘定海神針’可測量水紋,你也將其寶交給禹。”
后羿與悟道聽到此言,上前將這兩件靈寶交給禹。鯤鵬又再三告誡禹,欲速則不達,他始終是一凡人之軀,每日不可多開息壤之山,需量力而行,以免損傷身體。
鯤鵬在禹開山之時心中暗忖道:“這些土石,乃是息壤所化,算得上是極為罕見的天材地寶,且盡數(shù)收取了,也好日后用來培植靈根,煅冶靈寶。”
于是鯤鵬將開山過程中將開出來的山石碎土收集起來,送入盤古鼎中煉化。
這一日,鯤鵬在煉化山石之后,悟道突然來尋,大聲喊道:“老師,大事不好,師弟不聽勸阻,一意操勞。尤其是強行馭使‘五丁神斧’,長久不歇,終于心神俱疲,精力憔悴,以至百病纏身,命不久矣。”
鯤鵬聞言大吃一驚,雖然他早就知道禹會有此一劫,但他沒有想到此劫來得如此之外,于是急忙和悟道一道去見禹。
好在鯤鵬早有所準(zhǔn)備,在來之前準(zhǔn)備了一枚黃中李,見到禹后,鯤鵬將黃中李交給嫦娥,讓她將黃中李送給禹,也好從中得到部分功德。
黃中李可是天地間有數(shù)的天地靈根,不比人參果差,禹得此果相助,立時身體盡復(fù),安然無恙,凡人吃一枚黃中李便可成就天仙之體。若是這樣都救不活,真是沒道理了。
鯤鵬待見禹精神好了,便直言斥道:“禹,為師知道你好心,想早日平了水患,但你也不能不顧自己的性命吧。為師一再告誡于你,不可過度使用‘五丁神斧’,可你倒好,竟將為師之言當(dāng)了耳旁風(fēng)。你也不想一想,若你病倒了,治水之事誰來負(fù)責(zé)?誰來接手,整個計劃都是你一手制定的,若你撒手不管,治水之事不知要拖到幾時,你能放心的下么?還有,你這樣做,萬一有個好歹,對得起天下百姓嗎?”
時間如梭,轉(zhuǎn)眼間就過了十三年,肆虐洪荒二十多年的水患終于盡數(shù)平息,經(jīng)過禹的治理,形成兩大水系,以黃河、長江為河流源頭主干,其它江河溝渠大多與此相連有關(guān)。水患期間,人族雖受災(zāi)極重,民生生產(chǎn)均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很多民眾不得已背景離鄉(xiāng);但在治水過程中,受災(zāi)各部族不分彼此,協(xié)同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分配了生產(chǎn)資料,進一步加強了各部族的交流融合。
由于事先規(guī)劃得當(dāng),并不單單是平息水患,禹借此機會整合了大半人族的勞動力,統(tǒng)一調(diào)度、集中勞力開辟了密布的水網(wǎng)溝渠。以鯤鵬的眼光來看,雖尚有一些不盡人意之處,但這次行動極有歷史意義的,在整個種族的傳承受到威脅的情況下,人族暴發(fā)出了難以想象的力量,這是人族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集體協(xié)作工程。
在這一過程中,人族的人口基數(shù)雖然銳減,但總體生產(chǎn)力卻得到了極大提升,為以后發(fā)展農(nóng)耕畜牧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得益于密布的水網(wǎng)工程,相信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修養(yǎng)生息,人族很快便會恢復(fù)活力,將迎來一次人口的大暴發(fā),也許僅在百年之后,甚至是幾十年,人族對整個洪荒的影響力就會超過以往的任何一個時期。
禹作為治水最大的功臣,于十三年中開山無數(shù),疏通河道無數(shù),修堤無數(shù),使天下河川均流向大海。又引水筑渠,建壩畜水;加之禹在治水過程中走遍天下,對各地作物氣候均有了解,于執(zhí)撐間推廣各種作物,讓其在更適合的地方生長,無形中提升了人族的糧食產(chǎn)量。待治水成功,天地有感,降下功德時,那功德之大直叫天下所有修士為之側(cè)目。
鯤鵬四方奔走,出力甚多,又是禹老師,所以治水之功德他分去了一層。鯤鵬門人悟道等亦出力不少,降妖除魔,為人族提供了相對安穩(wěn)的治水環(huán)境,眾人一共分去一層;悟道與后羿分別借靈寶于禹所以每個各占了這一成功德中的三分,而鯤鵬借嫦娥之手送黃中李于禹,挽救禹的生命,所以嫦娥得了這一成功德中的兩分,精衛(wèi)與倉頡則各得一分功德。舜帝為人皇有識人之能,但全力支持禹治水,未有任何輕漫懈待之處,分得一成功德,剩下七成被禹獨得。
禹獨得七成的治水功德,‘定海神針’與‘五丁神斧’亦為治水之器,自然從中各自分得了半成功德,加之大禹對這兩件靈寶十分喜歡,又感念此寶是鯤鵬所煉,便將自身功德分了些許,與‘定海神針’與‘五丁神斧’,讓這兩件靈寶成為后天功德至寶。雖未增長什么威能,卻也有了殺人不沾因果的特性。
悟道跟隨鯤鵬多年,見識高超,自然知道這殺人不沾因果的好處,心中十分高興,那兩件靈寶不過時借給禹使用,日后自當(dāng)歸還,自己與后羿可是得了大便宜,不但得了治水的功德,還得到一件后天功德至寶。
他如此作想,臉上自然露了出來。禹在一邊看到,感念老師與諸位師兄師姐對自己幫助良多,悟道師兄更是日夜跟在自己身邊,探聽消息,出力不少,于是說道:“如今治水已畢,這兩件靈寶與弟子也已是無用,還請兩位師兄收回。”
悟道與后羿聽到此言都紛紛向鯤鵬看去,讓鯤鵬決定此事。
鯤鵬見狀說道:“‘五丁神斧’后羿可以收回,但這‘定海神針’還另有它用,悟道暫時且不忙收回,這次水患雖然是妖族施法而為,但龍族掌管水族,卻有一定的責(zé)任,禹,你將這‘定海神針’置于東海之內(nèi),以鎮(zhèn)壓水紋波動。”
禹聞言大喜,說道:“多謝老師指點。”他說著便將“定海神針”置于東海,定住東海水紋,不使其波動太大影響動洪荒大地。
治水成功不單對于人族是一件大事,對整個洪荒的影響也異常巨大,就連一向不再與人族交往的九黎部落也改變了于人族之間的態(tài)度。
當(dāng)禹治水成功之后,他深受人族百姓的尊敬,人皇舜帝有感年紀(jì)已大,便借此機會將人皇之位傳于禹,自己功德圓滿飛升火云洞。
禹繼位人皇之后,鯤鵬與悟道便離開人族返回了北冥海。鯤鵬在離開之時將后天功德至寶‘盤古鼎’暫且賜于禹。
禹雖然不明白老師之意,但卻知道此鼎的珍貴,怕在自己手中有閃失,于是說道:“老師,現(xiàn)在大水已退,此鼎于弟子并無大用。”
鯤鵬笑道:“此鼎于你有緣,日后你需要它為人族完成一項大功德,所以此鼎暫且放在你這里,等你功德圓滿之后,為師自會收回。”
禹聽到老師之言,這才明白了老師之意,也就收下了這后天功德至寶‘盤古鼎’。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