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節(jié) 崆峒印的秘密
    鯤鵬回到地星后,心情卻是沒有通天教主等人想得好那好,反而十分的沉重,看似他完全掌握了地星,能得那無邊功德,可是這其中的危險卻非通天教主他們所能夠知道的,特別是如今地星龍脈被毀,九州結(jié)界嚴(yán)重受損,一旦天地靈氣耗盡,那么九州結(jié)界必然不再存在,那時地星之上的人族便危險了。
    卻是讓鯤鵬沒有想到的是元始天尊竟然沒有按照鯤鵬想得那樣半怒火全部發(fā)在姜子牙身上,而是將地星整個闡教的人員全部召回了地仙界,并在臨走之前擺了鯤鵬一道,瘋狂地吸收了地星的靈氣,使九州結(jié)界再次衰弱了許多。
    對于元始天尊的命令姜子牙雖然不想這么做,可是地星之上的闡教卻非受他所管,那些門下弟子有如此提升自己修為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所以基本上沒有人聽從他的命令,就是那昆侖弟子也都是如此,更何況是他人。
    姜子牙雖然不想回返地仙界,但是自己畢竟還是闡教門人不能叛教,所以只能聽從元始天尊的命令帶領(lǐng)門下弟子通過元始天尊所開辟的通道前往地仙界。
    元始天尊也夠狠,為了斷去鯤鵬從地仙界招集人手前往地星,于是又設(shè)下了封印,將整個地星給封印了,只有大羅金仙級別以上的高手方能進(jìn)入地星。
    對于元始天尊的這個封印其實鯤鵬是可以解除的,但是為了麻痹諸圣,鯤鵬并沒有破除,元始天尊此舉對鯤鵬而言卻是十分有利,原本鯤鵬還擔(dān)心會有過多的人前往地星奪取功德,從而壞了自己的大計,如今有元始天尊的封印卻是幫鯤鵬解決了此難題。如果元始天尊知道自己的行為不但沒有為難鯤鵬,反而相助了他,恐怕卻是要氣個半死。
    元始天尊見鯤鵬沒有破除自己的封印心中卻是大喜,認(rèn)為鯤鵬的修為與自己還是有所差距的,不但元始天尊這么想,諸圣都有此想法。這卻不能怪諸圣,畢竟鯤鵬幾次出手都沒有動用全力,所以他們不清楚鯤鵬的具體修為卻是有情可原。
    諸圣是高興了,可是那天庭之上的昊天與西王母卻甚是生氣,自己好不容易有機會得那無邊功德,卻沒有想到那元始天尊橫插一手,斷了自己的念頭,有些想法后,昊天與西王母卻是更加限制天庭之上闡教門徒的發(fā)展,讓元始天尊拉攏天庭眾神的計劃受阻。
    對于昊天的如此行為卻是讓元始天尊十分生氣,可是那昊天乃是道祖親封的天帝,而且所作做為都按照天規(guī)行事,他對昊天此舉也是無可奈何。
    元始天尊封印了地星卻是絕了地星修仙者的道路,使得日后地星再無修道之人,道法自次慢慢地退出了地星。
    鯤鵬自元始天尊封印地星之后,便再次開始祭煉那‘崆峒印’,上次是因發(fā)現(xiàn)那四方勢力打斷了自己的煉化,這次整個地星被元始天尊封印卻是不怕被人打擾,初步煉化容易,但是要完全煉化做到人器合一卻是很難,這不同于斬三尸,只要善、惡、自我三念寄托于先天靈寶之中便可,而是徹底將先天靈寶融合于自身之中。
    鯤鵬在地星這一煉化那人族至寶‘崆峒印’,做為人族圣母的女媧娘娘及人教教主太上老君立即有民感應(yīng),仿佛自己在失去什么似的,可是他們二人曲指一算,又算不出什么來,這樣他們二人卻是十分郁悶。
    鯤鵬可不知他這一舉動會帶來如此的反應(yīng),整在地星之中一點一點地吸收‘崆峒印’中的信仰之力完善自身的信仰法則,如此他本體的修為卻是飛速地增長著,那信仰法則也隨之一點一滴地完善起來。
    不過百年時間,鯤鵬便吸收了‘崆峒印’中近半的信仰之力,這時他自身卻是因吸收了大量的信仰之力沒有煉化而無法再繼續(xù)祭煉‘崆峒印’,不過對于人族至寶‘崆峒印’,鯤鵬卻是有了新的感悟。
    ‘崆峒印’之所以能成為人族至寶,三界有名的先天靈寶并非僅是那信仰之力,它的本源能力卻是要遠(yuǎn)遠(yuǎn)超過這點,那就是不死的源泉,完全煉化‘崆峒印’即使不成圣,也同樣與圣人一樣不死不滅,而且還要超過圣人,是真正的不死不滅與天道同在,而不是圣人那樣將元神寄托于天道之中,‘崆峒印’的存在是與天道平行。
    不死的源泉做為‘崆峒印’的本源存在即使是諸圣也并不知道這一點,能夠明白這點的恐怕也只有鴻鈞道祖,這也是為什么人族三皇五帝在功德圓滿后,只要避入火云洞中便可不死不滅的主要原因。
    不過對于這點那三皇五帝本身也并不知道,只有真正煉化‘崆峒印’之人方能知道這個秘密,做為不死源泉存在的‘崆峒印’只要有元神在,做為‘崆峒印[’的主人可以耗費一定的修為,便可復(fù)活死去之人,此寶可謂是有著逆天的存在,也正是這樣它方能鎮(zhèn)壓人族的氣運。
    在得知道這點之后,鯤鵬心中卻是大為震驚,他原本以為‘崆峒印’不過只是一件可聚集人族信仰的靈寶,卻是沒有想到‘崆峒印’竟然有如此逆天的功能。
    鯤鵬之所以如今方才了解‘崆峒印’,卻是因為當(dāng)初鯤鵬并沒有想修煉信仰法則,不過是收服‘崆峒印’用來鎮(zhèn)壓自身氣運,當(dāng)他欲要修煉信仰法則之時,這‘崆峒印’對他而言又太高,不能直接煉化,所以方才拖到今天。
    此時,鯤鵬可是驚喜交加,有了‘崆峒印’他就是不死之身,即使是鴻鈞道祖也難以殺死他,而且以前鯤鵬處處長退讓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怕門下弟子會因他而受到牽連,白白葬送性命,而如今,只要鯤鵬完全煉化‘崆峒印’,那時只要他本身不死,門下弟子部算身死,他也可以用‘崆峒印’來復(fù)活他們。
    想要在三界中成為強大的存在,光憑自身強悍是不行的,還需要有強大的勢力,鯤鵬正是沒有那強大的勢力,所以在三界之中雖然名聲很高,但是論威懾力卻并不太高。當(dāng)初他之所以引起眾圣的注意不過是因為圣人在這一量劫中不能出手,當(dāng)下一量劫來臨時,那便是圣人的時代,準(zhǔn)圣在圣人的眼里算不得什么。
    有了‘崆峒印’,鯤鵬便能組強起一只不死的大軍,不過這個前提是鯤鵬能徹底煉化‘崆峒印’,將其完全煉入自身之中,那樣鯤鵬的信仰法則也必將大成,到時即使是同時面對四圣鯤鵬也不懼怕。
    煉化信仰之力卻是需要時間,好在離下一量劫還有千年的時間,時間還是十分充足。鯤鵬出關(guān)后,首先召集門下弟子詢問在他閉關(guān)煉化‘崆峒印’時所發(fā)生的事情。
    悟道監(jiān)視三界一舉一動,于是將最近四教及天庭的反應(yīng)告訴鯤鵬,對于闡教因人手不足欲要架空天庭之事,卻是讓鯤鵬大為驚訝,他怎么也沒有想到元始天尊竟然如此瘋狂,將主意打到了天庭的頭上,絲毫不顧及昊天與西王母,看來那世界對他的誘惑是十分巨大。
    不過天庭的反應(yīng)也同時讓鯤鵬大感意外,看來有了盟友的昊天與西王母氣勢大增,已經(jīng)不再畏懼元始天尊,敢與之對抗,這對鯤鵬來說卻是一個很好的消息,如此以來天庭卻是可以幫他在下一量劫中拖住闡教。
    鯤鵬卻是沒有想到如今的元始天尊看似一直在打壓于他,但是那不過是元始天尊為了迷惑太上老君而已,實際上元始天尊為了日后的發(fā)展并不想與鯤鵬對上。
    元始天尊此舉不但是迷惑住了太上老君,可以說三界眾人都被他的假像給迷惑了,沒有看清他的真實想法。
    對于佛教那高漲的氣勢,悟道一說,鯤鵬便知道準(zhǔn)提一定是以那四方勢力為誘餌,激起了佛教內(nèi)部各方勢力的欲望,一方世界能產(chǎn)生多少先天靈寶,那是一個很龐大的數(shù)字,如果佛教能夠單獨擊敗一方勢力,必將獲得無數(shù)的先天靈寶,有了先天靈寶,那么燃燈、多寶、大日如來佛、彌勒佛,藥師佛等佛教的準(zhǔn)圣高手,便有機會證得圣位。
    證得圣人道果是任何人也難以抵抗的,以準(zhǔn)提那可以講死人說活的口才,又有如此誘惑人的消息,那些佛教弟子又怎么會不拼命地拉攏人手,準(zhǔn)備在四方勢力入侵三界之時大展身手,從中謀取好處。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