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節(jié) 鯤鵬現(xiàn)身話因果
赤精子見狀拿出‘陰陽鏡’,聞太師一見‘陰陽鏡’心中不由一涼,此寶可不是他所能抵擋的,只得把麒麟一磕,跳出圈子外,往燕山下退去,赤精子也不來趕。聞太師氣得面黃氣喘,默默無言。
辛環(huán)說道:“太師,既然這兩條路都不容行,不若還往黃花山,進青龍關(guān)去罷。”
聞太師沉吟良久,方才說道:“吾非是不能遁回朝歌見天子,再整大兵,以圖恢復(fù)。只是人馬累贅,吾豈可舍此身行。”
聞仲無奈只得把人馬調(diào)回,往青龍關(guān)大路而行。未及半日,見前邊一枝人馬駐扎咽喉之處。聞太師傳令安營,卻沒有想到前面竟有伏兵。
只聽得一聲砲響,兩桿紅旗展動,哪吒腳踏風(fēng)火輪,手持火尖槍,大聲喊道:“聞太師休想回去!此處乃是你歸天之地!”
聞太師聞言大怒,怒聲罵道:“姜尚欺吾太甚!此處埋伏著不堪小輩,欺藐天朝大臣,實屬可恨!”他說著便騎著麒麟沖向前,哪吒手持火尖槍急忙迎上。
雙方一陣大戰(zhàn),成湯大軍本已是殘兵,又如何能夠是養(yǎng)精畜銳的西岐大軍之?dāng)常贿^片刻,大軍便再次大敗,吉立與鄧忠也死于哪吒手中,二道靈魂俱往封神臺去了。
聞太師見又折了鄧忠、吉立二將,十分懊惱,不覺失措,無心戀戰(zhàn),奪路而走。哪吒大殺一陣,截斷后面一半人馬,哪吒得獲全勝,回西岐報功。
聞太師兵敗前行,至晚點扎殘兵,不足一萬余人。太師升帳坐下,愧赧無地。暗忖道:“吾自征伐,未嘗挫銳。今日西征,致有片甲無存之辱。”
辛環(huán)在側(cè)說道:“太師且請寬慰,‘勝負(fù)乃兵家常事’,何必掛心。等回朝之后再整大隊人馬,以報此仇卻可未遲。太師還當(dāng)保重身體。”
次日,起人馬望黃花山進發(fā)。行至巳牌時候,不料又遭黃天化的伏擊,聞太師陣營又折了余慶,辛環(huán)也帶傷,聞太師心中卻是十分惱怒,一路上思前想后。人馬行至晚間,有一座高山在前,但見山景凄涼,太師坐下,不知不覺間愁上心頭。
聞太師神思不寧,三軍造飯,辛環(huán)整理,次日回兵。將至二更,只聽得山頂上響聲大振,砲發(fā)如雷。聞太師出帳觀看,只見山上是姜子牙同武王在馬上飲酒。
聞太師這些時日已是怒火沖天,上了墨麒麟,提鞭殺上山來。只見一聲雷響過后,山上一人也不見了。聞太師乃是神目,左右觀看,又不見影跡。
忽然山下一聲砲響,人馬勢如云集,圍困山下,卻是雷震子與楊戩正在領(lǐng)兵伏擊成湯大軍,不過片刻,留守陣營的辛環(huán)便身死雷震子之手,當(dāng)聞太師下得山時,戰(zhàn)斗已經(jīng)結(jié)束,雷震子等人早已離開。
此時,聞太師見辛環(huán)已死,只影單形,心中是悲傷萬分,他默坐沉吟了半晌,迎天嘆道:“天絕成湯!當(dāng)今失政,致天心不順,民怨日生。臣空有赤膽忠心,卻無能回其萬一。此非臣下征伐不用心也!”
聞太師一坐到天明,復(fù)起身招集敗殘士卒,迤邐而行。又無糧草,士卒疲敝之甚,俱有饑色,聞太師心中是悲憤難奈。
聞太師行至絕龍嶺,方欲進嶺,見山勢險峻,心下其是疑惑。猛抬頭,只見一道人行來,聞仲認(rèn)的此人乃是終南山玉柱洞云中子。
聞太師慌忙上前問道:“道兄在此有何貴干?”
云中子說道:“貧道奉燃燈之命,在此候道兄多時。此處是絕龍嶺,你逢絕地,何不歸降?”
聞太師大笑說道:“云中子,你把我聞仲當(dāng)作稚子嬰兒。怎言吾逢絕地,以此欺吾,你今日如此戲我,卻是做何道理?”
云中子說道:“你既然到了此地便是氣數(shù)已盡,合該身死。”
云中子說著用手發(fā)雷,平地下長出八根通天神火柱,高有三丈余,長圓有丈余,按八卦方位:乾、坎、艮、震、巽、離、坤、兌,聞太師正被困于其中。
聞太師見狀心中不由大驚,說道:“云中子,莫非你想用此柱困我不成?”
云中子沒有言語,發(fā)手雷鳴,將此柱震開,每一根柱內(nèi)現(xiàn)出四十九條火龍,烈焰飛騰。聞太師見狀大笑道:“云中子,離地之精,人人會遁;火中之術(shù),個個皆能。此等小術(shù)焉敢欺吾!”他說著掐定避火訣,立于陣中。
聞太師卻不知此陣非同小可,乃是云中子看家靈寶‘通天神火柱’,每根神火術(shù)內(nèi)藏數(shù)條神龍,口噴三味真火,就是金仙落入其中也要丟了性命。
聞太師不知厲害,掐定避火訣,站于中間,在火內(nèi)大聲說道:“云中子!你的道術(shù)也不過如此!吾去也!”他說著便駕遁光欲走。
聞仲卻不知云中子預(yù)先將燃燈道人紫金缽盂磕住,渾如一蓋蓋定。聞太師這往上一沖,把九云烈焰冠撞落塵埃,青絲發(fā)俱披下。只聽他大叫一聲,跌落下來。
云中子見狀在外面發(fā)雷,四處有霹靂之聲,火勢兇猛。可憐成湯首相,一生忠義,最終為國捐軀,一道靈魂往封神臺來,有清福神祇用百靈幡來引太師。
聞太師忠心不滅,一點真靈借風(fēng)逕至朝歌,來見紂王,申訴其情。此時紂王正在鹿臺與喜媚飲酒做樂,不知不覺間突然一陣昏沉,伏幾而臥。夢中忽然見到聞太師立于旁邊,說道:“老臣奉敕西征,屢戰(zhàn)失利,枉勞無功,今日已絕于西土。愿陛下勤修仁政,求賢輔國;毋肆荒淫,濁亂朝政;毋以祖宗社稷為不足重,人言不足信,天命不足畏,企反前愆,庶可挽回。老臣欲再訴深情,恐難進封神臺耳。臣去也!”他說徑往封神臺來。柏鑒引進其魂,安于臺內(nèi)。
紂王猛然驚醒說道:“怪哉!異哉!”
喜媚問道:“陛下有何驚異?”紂王把夢中事說了一遍。
喜媚說道:“夢由心作。賤妾常聞陛下憂慮聞太師西征,故此有這個警兆。以聞太師之能豈是失機之士。”
紂王說道:“美人之言其是有理。”他隨即便放下緊張的心情,再此于喜媚做樂。
云中子收了神火柱,正欲離開,這時只見鯤鵬卻出現(xiàn),他連忙上前問道:“不知圣師來此所為何事?”
鯤鵬說道:“貧道是為道友而來!”
云中子聽到此言心中不由一驚,以為鯤鵬是想為聞仲報仇,小心依依地盯著鯤鵬一防對方的攻擊。
鯤鵬見狀便知道云中子誤會了自己,于是說道:“道友不用緊張,貧道并無惡意,只是見道友本是福德之仙無災(zāi)無劫,如今卻是受人所累,招惹了不必要的因果,特此前來告知一聲,以免再受牽連。”
云中子聽到此言不由感到十分驚訝,不由地說道:“圣師之言吾甚至是不明,當(dāng)日吾師元始天尊曾說過,我等闡教諸仙犯了殺劫,理應(yīng)入世了卻因果,這鯤鵬為何會有此一說?”
鯤鵬笑道:“不錯闡教諸仙的確是犯了殺劫,但也并不是全都犯了殺劫,你們眾人中只有你與燃燈二人沒有殺劫,卻不知元始天尊為何會讓你們二人也入世,沾染殺氣。”
云中子聽到鯤鵬此言卻是有些不信,說道:“圣師可否對此詳解一二?”
鯤鵬來此本來就是想在云中子心中留下一絲對元始天尊不滿的印記,于是便說道:“闡教諸仙之所以犯了殺劫,主要是因為當(dāng)年人皇之爭,爾等對人族妄下殺手,人族大興乃是天數(shù),爾等用法術(shù)殺害大量人族卻是違背了天意,最終還連累了人皇軒轅,如今他們卻是被云霄削了法力,正好償還當(dāng)年之因果。眾人之中也只有你與燃燈心性較好沒有殺害無辜的人族,所以沒有身犯殺劫,所以你與燃燈方能躲過云霄的‘九曲黃河陣’。”
云中子聽到此言,方才明白自己在闡教之中修為并不算高強,卻為何沒有被云霄所傷。
鯤鵬又說道:“聞仲雖然為截教弟子,但是他人族重臣,如今雖說鳳鳴西岐,西周當(dāng)興,但此時畢竟是成湯的天下,你打殺了人皇重臣卻是與人族結(jié)下了因果。貧道前來就是想告知你,不要再妄開殺戒,以免結(jié)下過多的因果。你回去跟燃燈說一聲,讓他小心一些。”
云中子聽到此言心中不由一驚,連忙對鯤鵬施禮,回西岐而去,與燃燈商量去了。鯤鵬見狀心中大喜,他此行主要是想借云中子之口,讓燃燈早點叛離闡教,給截教多留下一些元氣。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