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宮變(七)
,封刀 !
崇昭三十年九月十三,天子病重,靜王逼宮,京城病變,風聲鶴唳。
這一夜,天京城風云驟變,雨水淌下殷紅,人間遭了一番血洗。
腥風血雨降下的時候,盈袖正在長廊下看著楚堯頂風冒雨地在院子里翻找,不知道過了多久,背后傳來輕微的落地聲,探子隱在陰影中。
盈袖嘴唇翕動:“什么時辰了?”
“寅時已到。”停頓一下,探子的聲音有些發(fā)抖,“顧大人從宮中傳出密信,靜王死了。”
盈袖的雙手這一剎那緊握成拳。
她的目光緊緊鎖定楚堯的背影,小少年在這囹圄之地與世隔絕,對今夜一場驚天巨變毫無所覺,正從石桌下發(fā)現(xiàn)了一點端倪,用雙手刨開濕軟泥土,露出了木盒一角。
盈袖的眼睛被他臉上笑容刺痛。
她垂下眼瞼,低聲道:“說清楚些。”
“當日顧大人殺了林朝與北蠻奸細,那張由南儒阮非譽親手偽造的羊皮紙上隱去半截內容,靜王只知道北蠻會借使團入關的機會發(fā)動偷襲,卻不知道胡塔爾特意提醒了此戰(zhàn)只是聲東擊西,意在抽調天京兵力,實際上并無多少勝算,要他一定等到大軍離京后速戰(zhàn)速決……然而,此信被顧大人和南儒截獲,先密報丞相秦明德,又于日前密奏皇帝,因此……”
盈袖睜開眼:“因此,楚云根本沒有去北疆!”
誠王率五萬大軍離經(jīng)出征,卻在出城兩日之后趁夜從山地小路抄險途秘密折返,一部分潛伏于城郊之外,一部分混進每日出入的軍民中,當叛軍封鎖城門之后,他們便里應外合,重新奪回天京城外圍的控制權。
“阮非譽心腹易容成林朝模樣,本奉命負責靜王第二批軍力部署調遣,事發(fā)之前故意將陣營打散,將一半叛軍引向外城直面歸來平反的誠王大軍,剩下一半則被司徒世家聯(lián)合眾家之力共同抗于騰天門外,端王披甲上陣斬下叛軍大將,調兵遣將直奔靜王府和唐家……
“玉寧公主以毒酒鳩殺駙馬唐芷陽,奪得京衛(wèi)兵符交予皇太孫,事先埋伏宮中的禁衛(wèi)軍和暗衛(wèi)與靜王叛軍展開廝殺,歷經(jīng)三個時辰,一路逼至六合宮,只是那里已經(jīng)被靜王控制,里面除了皇帝還有數(shù)位皇子和重臣,戰(zhàn)況焦灼,直到……”
盈袖心頭一緊,天上正好有驚雷炸響,探子的聲音在雷聲中平添戰(zhàn)栗——
“直到靜王以劍挾持皇帝,一直護在他左右的顧大人,反手一刀斷其右臂,伏兵趁機拿下殿內亂黨賊臣,靜王聽得外面喊殺知曉大勢已去,咒罵顧大人后橫劍自刎,當場氣絕身亡。”
盈袖的雙瞳在這剎那緊縮。
楚堯終于從泥土中挖出了那個木盒子,他急匆匆跑到燈火下打開盒子,發(fā)現(xiàn)里面是三塊薄如蟬翼的布帛、一把短刀和一張字條。
他握刀的手一頓,忽然想起在拜師入門那天,自己不滿于一把小木刀,跟師父撒嬌鬧騰要一把真刀,卻被師父毫不客氣地笑話,說等他長大再提。
現(xiàn)在,這樣一把鋒利雪亮的短刀就在盒子里。
那三塊布帛分別是《驚鴻訣》的心法、步法和刀法,一字一句都是顧瀟和顧欺芳兩代刀主總結出來的精辟心得,字條上則只有潦草至極的三個字,對不起。
一道驚雷在附近炸開,楚堯腦子里頓時嗡鳴一片,紙條飄落泥水,提起來的心驀地沉了下去。
他把布帛和短刀塞進懷里,焦躁不安地在長廊下走來走去,并沒有發(fā)現(xiàn)隱藏在暗處的盈袖二人,一雙眼總是盯著門口和屋頂,而他苦等的人還沒有回來。
外面忽然傳來了整齊劃一的腳步聲,那是兵馬平亂后直往宮門的聲音,戰(zhàn)馬仰天嘶鳴,金戈鏗鏘頓地。
楚堯不是沒聽見過這樣的聲音,卻是第一次感受到了恐懼。
他這才驚覺自己已經(jīng)在這里呆了將近一夜,顧瀟還沒回來,外面也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
楚堯一咬牙,等兵馬聲遠去后,用力去推那大門,出乎意料的是院門并沒有上鎖,他推開了一條縫,小心翼翼地望了眼外面,只看到空無一人的巷道。
猶豫了幾下,他終究還是一貓身跑出去了。
“主子,顧大人說不能……”
“他在哪里?”盈袖看著地上那個木盒,“既然靜王死了,他為什么還不回來?”
探子道:“顧大人被暗箭所傷,正在宮中治療,一時半會兒怕是回不來。”
“那就行了,讓他去。”盈袖冷冷道,“既然靜王死了,靜王府的人一個都別想跑,做我們這一行的怎么能不知道斬草除根的道理?他既然殺了靜王,這孩子就一定會找他報仇,留著一個禍患是要給誰添麻煩?”
“可是……”
“好言難勸該死的鬼,我們如約守到了這個時候,現(xiàn)在楚堯自己要回去找死,怪不了任何人!”盈袖壓下心頭所有的惻隱不忍,面如寒霜,“驚鴻刀主大仇已報,此番任務已經(jīng)了結!通知所有人,除了打探消息的暗樁繼續(xù)潛伏,剩下的都做好準備,這兩日趁亂離京,早些離開這灘渾水!”
“……是!”
楚堯冒著風雨跑了一路。
他雖然在天京長大,卻很少到這偏僻之地,自然也不曉得顧瀟究竟把自己帶來了哪里,只好憑著感覺像沒頭蒼蠅一樣狂奔尋找,不知道跑了多遠,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等到他因為力竭停下來的時候,天空已經(jīng)蒙蒙亮,雨也已經(jīng)停了。
周圍漸漸有了人跡,除了少數(shù)是探頭探腦的百姓,大部分還是身著鐵甲的士兵在來回巡邏,只是顧瀟出門的時候特意給他套了一身粗布衣服,現(xiàn)在又被折騰了一身泥水,誰也認不出這個狼狽不堪的半大少年竟然是個身份尊貴的小皇孫。
青石板地面濕淋淋的,十里長街尚且燈火通明,士兵來去尋找可能存在的叛黨,家家戶戶挨個搜查,不少人都在竊竊私語。
冷不丁,不知道是誰高聲喊道:“快看!那邊起火了!”
“啊!走水!”
“那是什么地方?!”
“是、是靜王府!”
楚堯渾身一顫,立刻扭頭看去,果然看見火光乍現(xiàn)染紅了半面天幕。
灰沉沉的夜空被火光染上不祥的紅色,映得那烏云就像被撕裂開來的皮肉在火光里焦糊翻卷,風呼嘯而來,仿佛垂死之人絕望的嚎叫。
楚堯的一顆心,頓時狂跳起來。
一時間,他什么都想不到,也什么都不敢去想,拔腿就朝火光的方向跑去,小小的身體在人流中拼命擠動,卻是寸步也難移。
眼淚忽然間奪眶而出,明明他還什么都沒看見,卻在風聲劃過耳畔的剎那,驀然間淚流滿面。
等到他終于趕到靜王府外,這里已經(jīng)圍著許多人,士兵把擁擠人群都擋在刀兵之外,在地上化成一個大圈,圈子里是被烈火吞噬其中的王府。
楚琰喜好烈酒,王府中藏有美酒數(shù)百壇,卻在雨停之后被王妃下令,讓心腹取了烈酒潑灑王府,然后布置火油,點燃引線,將其中所有藏污納垢的證據(jù)和可能泄露機密的活口通通付之一炬。
楚堯在這剎那沒有站穩(wěn),頹然坐倒在地,頓時被擁擠的人群踩了好幾腳,骨肉生疼。
他在這一刻茫然無措,根本不知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甚至沒有反應過來自己失去了什么。
楚堯心里只有一個念頭——王府起火了,父王和母妃在哪里?他們逃出來沒有?
這個念頭剛起,楚堯就再也坐不住,借著人群遮掩,他悄悄繞到了隱蔽處,生平頭一次如有神助般悄然迅速地上了一棵岑天大樹。
他爬得高,可惜自上而下看過去,只有一片火海和在其中掙扎求救的人,那都是府中的侍從,拼命砸門想要逃生,可是烈火封堵了活路,而門外前來“救援”的士兵都無動于衷。
楚堯的一顆心,驟然間沉了下去。
火光刺痛人眼,可他拼命睜大眼睛來回掃視,想要看到靜王和王妃的身影,可惜自始至終也沒見到,反而是有一隊人縱馬而來,領頭者一身黑衣帶血,左臂還纏著白紗布。
那是顧瀟,他身邊還有楚珣和一個不認識的武將。
顧瀟一見這場大火便臉色劇變,人在馬上一蹬,翻身就落入火海,楚堯一顆心再度提到嗓子眼,眼巴巴地盯著顧瀟在火海里的身影,那么小的一個影子,是他在此時唯一的稻草。
烈火,斷梁,崩石,碎瓦……這些東西劈頭蓋臉地砸下來,尋常武人都舉步維艱,而顧瀟的腳步始終向前。
楚堯眼睜睜地看著他終于闖進主院,正要松一口氣跳下去跟楚珣說話,卻突然聽到那武將對楚珣說話:“殿下,靜王謀反其罪當誅,靜王妃畏罪自焚也該是她的下場,顧大人何必冒險進去?”
楚珣一身明黃衣衫都被血染得斑駁,他并沒有發(fā)覺上面有人,冷聲道:“靜王雖死,余黨猶在,我們沒拿住多少活口,重要的證據(jù)和名冊都藏在王府中,這一場大火過后還能剩下什么?”
楚堯的腦子在這剎那變成一片空白。
接下來,他仿佛跟樹干融為一體,大氣不敢出,怔怔地聽著楚珣和那武將的談話,間或夾雜著其他人的議論紛紛,拼湊成缺斤少兩的“真相”。
謀逆,逼宮,反水,死亡……
楚堯畢竟還小,見識也有限,不懂那么多權謀傾軋的勾心斗角,也不曉得那些個通敵謀逆的大罪大逆,更不知道這背后有多少是非對錯和暗流明涌。
他只在這些話里知道了兩件事,一是父母雙亡,二是反目成仇。
“珣哥哥……”
呢喃的聲音從頭頂傳來,楚珣驀地一驚,就看見一個狼狽至極的小身影從樹上掉下來,在地上滾了兩圈,似乎是疼得站不穩(wěn)了,趴在地上不可置信地仰頭看他。
“阿堯……”楚珣心頭一跳,握著韁繩的手緊了又松,終究還是示意圍攏過來的士兵都收起刀劍退后,自己翻身下馬去拉楚堯起來,神情復雜猶疑,“你怎么在這里?剛才……你一直在?”
楚堯緊緊抓住他的手,死死盯著他的眼睛:“珣哥哥,我父王……還有我母妃……”
“……”
楚珣在這一刻,不知道應該如何開口。
向來天真的楚堯,卻在這一刻從他臉上讀出了答案。
他的手不自覺地松開,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眼淚忽然間涌了出來。
楚堯一直很愛哭,卻都是撒嬌賣乖的鬧騰,故意要引人去哄他,然而這一次他是真真正正地痛哭失聲。
楚珣雙手緊握成拳,十指陷入掌心,深深吸了一口氣,帶著血與火的殘酷味道。
背后火海中傳來“噼啪”一聲,應該是木頭被燒毀斷裂的聲響,在這一刻顯得無比清晰,正如他們自此破碎的過去和情誼。
“為、為什么……”
楚珣彎下腰:“阿堯,你先起……”
“殿下,讓開!”
“大膽!”
剎那間,楚珣的眼睛被一道寒光刺痛,背后破風之聲瞬息而至,是武將拔刀落下的聲音。
這一刀自然不是對著楚珣,而是斬向他懷中那個少年,對方竟然從懷中抽出了一把短刀,向著楚珣當胸刺去!
眨眼之間,刀鋒入肉,血花噴濺而出,在風中鋪展,于塵埃落定。
楚珣在間不容發(fā)之際被人重重推后,險些踉蹌倒地,一個人擋在了他面前,抬手架住了武將兇狠一刀,胸前空門大露,被短刀捅進了腹部。
一剎那,所有人都愣住了。
血流從顧瀟唇角滑落下來,他蕩開武將的長刀,緊緊握住楚堯的手,輕輕喚道:“阿堯。”
楚堯終于回神,目光怔怔地落在他身上。
顧瀟手中空無一物,因為當他闖入主院的時候,世上已經(jīng)沒有了靜王妃。
那溫柔如水的女人依然端坐室內,用長劍割喉自刎,任烈火焚燒身軀,顧瀟透過扭曲的窗戶,只能看見她不復容華的影子。
楚堯這一刀并不深,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自然也沒有什么準頭,可是顧瀟覺得很疼。
他竟然還能想道:“真疼啊,我都這么疼……阿堯現(xiàn)在,有多疼?”
楚堯看清了他,下意識松開了手,跪坐下來,喃喃道:“師父……為什么……是你?”
顧瀟忍著痛,并沒有回答,而是豎起手刀干脆落下,打昏了已經(jīng)神智失常的楚堯,身體再也支撐不住,一個踉蹌跪了下來。
武將大喊道:“此子膽大包天,竟敢行刺皇太孫殿下,多謝顧大人將其拿下,還請……”
“他沒有。”顧瀟抱著楚堯勉強站起身,直視著楚珣的眼睛,“他要殺的人是我,不是皇太孫,因此處置權在我不在你……殿下,您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