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宮變(五)
,封刀 !
南儒阮非譽,時年四十七歲,任職戶部尚書,兼皇長孫輔學(xué)之師,上能簡在帝心,下有半朝文臣之力為倚仗,就算離了朝堂回歸江湖,還有天下桃李可堪一用。
在林校尉心里,顧瀟再怎么厲害,也不過是個見不得光的暗客,被他知悉了這些頂多生出麻煩,可事情若被捅到阮非譽面前,那就成了禍端。
因此,在見到阮非譽的那一刻,林校尉當(dāng)機立斷想要咬破藏在口中的毒囊,只要他今夜未能如時帶信回轉(zhuǎn),楚琰必知事情生變,以其多疑的性子,定會再度對顧瀟生出猜忌,如此一來也能隨機應(yīng)變。
顧瀟見他牙關(guān)一咬,卻沒有出手阻止,因為已經(jīng)有一顆松子破空而至,打出一顆帶血的牙,隱約可見藏在其中的黑色。
如此眼力、指力,叫顧瀟已經(jīng)下意識繃起了弦,然而阮非譽只是對他和善地一笑,走到林校尉身邊居高臨下地看過來,語氣輕淡溫和:“話還沒說清楚,誰又準(zhǔn)你一死了之呢?”
林校尉滿嘴的血,說不出話來。
顧瀟抬手封住他身上七處大穴,又從其懷中搜出那張羊皮紙,這才起了身,對阮非譽行了后生晚輩應(yīng)有的禮節(jié)。
他與這老狐貍也不是頭一回打交道,早在三年前初入天京,就奉靜王之命暗中觀察異己,位高權(quán)重的阮非譽自然是名單上的頭一號,顧瀟縱橫梁上的數(shù)載英名就在此人手中翻為畫餅,若不是他輕功過人,恐怕早就被其拿下。
一來二去,顧瀟算是親自體驗了一番何為“盛名之下無虛士”,阮非譽則從他的武功路數(shù)里捕捉到了昔日顧錚驚鴻掠影的痕跡。然而兩只都是滑不留手的狐貍,一個遭逢大變再不輕信,一個歷經(jīng)浮沉深藏不露,誰也沒先動聲色,直到兩年前阮非譽任楚珣文師之后,才漸漸有了暗中來往。
自顧欺芳之事后,顧瀟再也不肯偏聽偏信,縱然楚琰布置周全,也不能叫他放松心里那根弦,恰好那時盈袖攜暗羽來到天京,連番枝節(jié)幾乎要顛覆他所有盤算,因此比起與自己有所牽扯的所有人,反而是身處局外的阮非譽更可信一些。
那是他們第一次正面相見,對于顧瀟半含不露的困局,阮非譽只給他指了一條路——
當(dāng)面人背后鬼,凡事留一線,多聽多看勝多言。
若無此指點之恩,就算有楚珣親自帶話,顧瀟也絕不會在這個特殊時期冒險動手,蓋因他知道阮非譽此人雖有千般萬種可疑,卻有一大局之心可信。
一念及此,顧瀟將羊皮紙覽盡拋給阮非譽,道:“阮大人既然讓晚輩來做這一回梁上君子,便是打了讓這二人有去無回的主意,現(xiàn)在晚輩不負所托將人拿下,這后事如何處置,還要請大人勞心。”
“好說。”阮非譽笑道,“此時,‘林校尉’已經(jīng)完成任務(wù),正回靜王府向主上述職,約莫還有小半個時辰便要到了。”
林校尉瞪大眼睛可惜說不出話來,顧瀟還刀入鞘,道:“王爺視林大人為心腹,尋常替身怕是難過他這一關(guān)。”
“三昧?xí)翰环﹄s學(xué)道師,雖不及天下圣手,卻也難見端倪,加上顧副尉暗中相助,要撐過幾日并非難事。”阮非譽頓了一下,笑意愈深,“何況,有密信當(dāng)前勾住王爺心念,未來幾日他怕是都無暇他顧了。”
顧瀟瞇了瞇眼睛,看了下地上那具僵冷的尸體:“此人行蹤目的,果然已在阮大人掌控之中。”
“本官讓他活著到達天京,只因為他安然無事才能釣出林校尉這條大魚,既然魚已上鉤,餌在與不在便無所謂了。”阮非譽瞥了一眼尸體,“顧副尉若想知道他究竟是何人,不妨撕了他的面具,再看看他的胸膛。”
顧瀟挑了挑眉,彎腰在其臉上摸索幾下,撕下一張薄如蟬翼的人皮面具,又拿下些增補的東西,出現(xiàn)在眼前的赫然是一張全然陌生的臉。
“這……”顧瀟將人皮面具攥緊,“蠻人?!”
“他是北蠻大將軍‘胡塔爾’的親信,負責(zé)與靜王府交涉暗通,因為說得一口流利中原話,又善于偽裝,刺探了不少邊關(guān)情報,此番若非他心急之下敗露行跡,本官的人也沒這么容易盯準(zhǔn)他。”
顧瀟寒聲道:“靜王久居天京……為何會跟北蠻有勾連?”
阮非譽嘆了口氣:“顧副尉可知其生母本為北蠻和親公主‘古洛那’?她乃胡塔爾的姨母,其姐是當(dāng)今北蠻王后,昔日靜王年幼之時,北蠻撕毀合約突襲我大楚邊關(guān)……古洛那雖未被查出通敵之實,卻遭到帝王猜忌逼問,她為了保護親子,便自殺立誓以證母子清白,否則哪有如今的靜王?”
顧瀟道:“那么,她到底有沒有通敵?”
阮非譽搖頭道:“這個問題只有古洛那自己知道,不過因為她的死,靜王才真正得了陛下信任,從此養(yǎng)在了唐宸妃名下,由處境尷尬的異族血脈真正有了皇子地位。”
顧瀟一點就透:“唐宸妃膝下無子,唐家卻勢大猖狂,陛下早有意整治只是苦于年事已高有心無力,為朝綱計也得維持著君臣之間微妙平衡……但是,陛下時日無多,待新帝上位,未必還會愿意留著野心勃勃的唐家,除非他們有把握新帝不會對他們動手。”
唐宸妃為何對并非親生的四皇子視如己出?不過是別無選擇。
唐家為何要千方百計將自身與四皇子綁于同舟?無非是相互利用。
“靜王本無母族,全靠唐宸妃和唐家支持才能走到今天,他對生母被逼死之事本就如鯁在喉,兼之身份特殊,當(dāng)他對大楚生出怨憤,自然會想尋求新的外力。”阮非譽揉了揉額角,“蠻王并非莽夫,知道殺不如治的道理,比起窮兵黷武殺伐立威,扶持一個對己方有利的大楚新帝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顧瀟冷冷道:“唐家愿意做賣國賊?”
阮非譽道:“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否則本官也不可能得知這些消息,不過……身為家主,總要為家族計,比起面臨新帝上位后的臺面清洗,他們寧可選擇親手翻云覆雨,畢竟這世上成王敗寇勝者書史,只要他們能贏了此局,何愁什么生前身后名?”
“那么……”顧瀟低頭看向林校尉,“靜王想上位,必定要先除絆腳石,比如……太子?”
林校尉的眼睛不停顫動,顧瀟知道自己猜對了。
“十二年前太子因病而亡,陛下和許皇后俱為此耿耿于懷,皇長孫更郁結(jié)在心,本官奉陛下密旨暗中調(diào)查太子病亡真相,可惜難有頭緒,直到兩年前與顧副尉見面……”阮非譽從袖中摸出一物,“顧副尉,可認得這個東西?”
顧瀟接過看了看,只見是個楠木盒子,打開之后里面竟然有一截發(fā)黃的人骨!
令人驚異的是,此骨竟然帶有一股奇香,細細一聞便覺體內(nèi)躁動,顧瀟頓時神智一醒,將蓋子合上:“這是什么?”
“兩年前,顧副尉與本官談起一種能令人神智不清、舉止發(fā)狂的藥物,本官便想起太子患病的那段時日也是這般狂躁易怒,病發(fā)暴斃當(dāng)天還打殺了不少宮人,甚至與太子妃和皇長孫發(fā)生沖突,險些將妻兒活活掐死……幸虧侍衛(wèi)及時趕到攔下太子,可是太子卻抓爛了自己的臉,心氣難平,當(dāng)晚便沒了。”阮非譽取回木盒,“太醫(yī)并未查到毒物,只能歸于瘋病怪癥,若非許皇后和皇長孫堅持,恐怕連陛下也不會繼續(xù)追查。”
顧瀟的臉色終于變了。
泣血窟里見到的那群發(fā)狂人牲、被灌藥后神智不清重創(chuàng)恩師的自己……三年前的記憶在腦中如走馬燈一樣閃現(xiàn),然而他這一次站穩(wěn)了,手緊緊握住驚鴻刀柄,聲音有些發(fā)抖:“這二者,當(dāng)真有關(guān)?”
“本官查到,太子患病前三月納了側(cè)妃,對方便是西南地方官員之女,色藝雙絕,溫柔解語,太子每月有半數(shù)時間都歇在她的院落,可惜未有子嗣,太子出事之后她就變得瘋瘋癲癲,被太子妃置于冷宮。”阮非譽回想著情報,“兩年前本官派人去查,才知道她已經(jīng)在半年前墜井而亡,撈上來的只是一具爛骨頭,然而……這骨頭上竟有奇香。”
顧瀟五指攥緊,聽見阮非譽繼續(xù)道:“本官讓人去了她故鄉(xiāng),幾經(jīng)暗查才發(fā)現(xiàn)那官員本是靜王心腹外調(diào)于此,這女子也并非他的女兒,而是他花高價從人手中買來的‘奇貨’——體質(zhì)百毒不侵,因此以阿芙蓉混合其他藥物喂食沐浴數(shù)載,養(yǎng)成一身香骨,于己身無礙,卻會讓親近她的人受到影響,交合后便仿佛癮君子不可自拔,從而中毒日深,毒發(fā)癥狀便與顧副尉所言的瘋藥如出一轍。”
“……賣出此人的,是迷蹤嶺葬魂宮?”
阮非譽頷首:“若所料無差,這應(yīng)該是靜王府與葬魂宮做的第一筆大生意,此后兩者緊密相連,至今未曾斷絕。”
顧瀟喉頭動了動,聲音有些沙啞:“那么……珣兒是在兩年前就知道了這件事?”
阮非譽的沉默代表了回答。
顧瀟想起昨夜楚珣對待楚堯的溫和妥帖,想起他對靜王的尊敬禮數(shù),在這一個瞬間突覺寒意。
一個少年人,究竟要怎樣才能做到恍若未覺,甚至對著仇人言笑如初?
小不忍,則亂大謀。
顧瀟忽然道:“三年前北疆戰(zhàn)事吃緊,有人發(fā)現(xiàn)了靜王私通蠻族的書信,而我誤打誤撞救下了兩位皇孫……這真的是巧合嗎?”
“顧副尉有此一問,說明心中已經(jīng)有了偏向,何必問我呢?”阮非譽微微一笑,目光微沉,“不過,皇長孫回宮之后曾對我說起擅自出京的原委,皆因那時靜王妃生辰將至,小皇孫想要出京為母尋禮,特意去尋了皇長孫陪同南下……”
顧瀟冷冷打斷:“阿堯那個時候才八歲,根本不懂這些彎彎繞繞,若說他與其父串通一氣通敵,誘出皇長孫身陷險境,恐怕太過牽強。”
阮非譽不禁為這毫不掩飾的維護側(cè)目,心中思量片刻,面上笑意依舊:“本官只是就事論事,并沒有置喙小皇孫之意。正如副尉所言,稚子年幼無知,未出四方高墻,何談天下遠行?小皇孫那時會有如此舉動,自然是受有心之人蠱惑攛掇,目的是以其為餌釣出皇長孫這條魚,至于遇上顧副尉……也許,這就真是天意了。”
顧瀟的眼中慢慢彌漫上血絲:“阿堯是他的親生兒子……”
“欲成大事,有舍有得;為帝稱王,最是無情。”阮非譽看著他的眼睛,“若計劃順利自然無事,就算……小皇孫不過年幼,靜王也正當(dāng)壯年,他只要掩好首尾,時光就能淡卻傷痕,待風(fēng)云落定,何愁沒有后統(tǒng)可繼?”
然而顧瀟救了楚珣和楚堯,讓他們平安回到天京,打亂了靜王與北蠻一番盤算,使得謀逆之機不得不推遲三載才卷土重來。
楚珣和楚堯視他如師如恩,知情之人贊他俠骨義氣,可顧瀟這三年來,不止一次地后悔。
若那一年他沒有不自量力,若那一晚他沒有多管閑事,若那一次他沒有魯莽興許,若那一天他沒有飛鴿傳書……師父,是不是就不會死?她,是不是還跟師娘在飛云峰做一對遠離塵囂的神仙眷侶?他,是不是還能有家可歸?
每每從午夜夢回中驚醒,他都忍不住捫心自問,然后于念頭偏差之前狠狠給自己一記耳光。
顧欺芳傳過他的俠義擔(dān)當(dāng),端清教給他的君子自強,不容許顧瀟有半點自欺欺人的逃避。
到如今他依然后悔,只是不再后悔自己救人,只后悔自己那時的年少輕狂和無能為力。
“今夜一番深談,晚輩獲益良多,此情無以為報,便……”
深吸一口氣,顧瀟低下頭,一雙眼褪去所有的感情,像兩把刀子冷冷戳進林校尉的身上,道:“便將此人交于阮大人聊以報償,想來以大人手段,得了這一枚好棋,定能下成一局珍瓏。”
一股寒意從林校尉腳底竄上頭頂,他知道死亡才是現(xiàn)在最好的出路,可是他已經(jīng)失去了這個權(quán)利。
阮非譽彎下腰提起這個比他高出許多的健壯男人,輕松得就像拿起一本書冊,這才面向顧瀟笑道:“雖說‘觀棋不語真君子’,可有的時候身在局中,再想做個旁觀者就難了。”
顧瀟面色沉下。
阮非譽的一雙眼像兩口深不見底的井:“自古覆巢之下無完卵,雖說顧副尉在這天京三年是為了私情,可如今大局當(dāng)前,身為驚鴻傳人你真能置身事外?”
顧瀟聲音微涼:“珣兒既然有說這話的膽魄,就不該借阮大人的口,而應(yīng)親自來對我談。”
阮非譽道:“不管話由誰說出口,事實都擺在顧副尉面前,而你自己必有抉擇……哈,交淺言深,的確是本官之過,言盡于此,好自為之。”
他提著林校尉出了門,從巷外恰好行來一輛青布馬車,載著他們消失在長街盡頭。
顧瀟在原地站了許久。
冷風(fēng)從門扉穿入,拂得他的衣發(fā)獵獵作響,腳邊的尸體早已冷透僵硬,他整個人卻比這尸體的溫度更寒。
他緩緩拔出了驚鴻刀,寒刃照亮眉睫,也映出一雙不知何時血絲密布的眼,一滴滾燙的液體落在刀刃上,匯入血槽之后迅速變得冰涼。
風(fēng)很快吹干了顧瀟臉上這一道淚痕,他收起了刀,提著那具尸體一躍而出,化成了夜里一閃即逝的鬼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