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問罪
,封刀 !
那冰冷的手指已經(jīng)用力摁在了眼皮上,玄素已經(jīng)感覺到從眼睛傳來的微痛,然而沒等這兩根手指挖出他的眼珠子,就有一股溫熱的鮮血噴濺在臉上。
那腥氣撲面而來,血幾乎從毛孔鉆入皮肉骨髓,仿佛無數(shù)只猩紅的小蟲子爬在身上,瘋狂地啃噬起來。玄素臉色一白,一股戰(zhàn)栗之意從腳底直沖頭頂,頓時頭皮發(fā)麻,手腳俱震。
玄素踉蹌退了兩步,從鬼門關(guān)撿回了半條命,眼睛還有些發(fā)疼,他搖了搖頭,手中無為劍差點就刺了出去,然而趙擎已經(jīng)倒下了。
“撲通”兩聲先后響起,一重一輕,趙擎的身體撲倒在地,頭顱卻滾到了玄素腳邊,拖出條歪歪扭扭的血痕,怎么看都驚懼。
葉浮生不知何時到了這里,于千鈞一發(fā)之際捉隙出手,驚鴻刀無聲無息地插入戰(zhàn)局,切膚割肉,斷骨梟首,一點生機也不留,轉(zhuǎn)眼就是血濺三尺青鋒。
出手之快、下刀之厲、時機拿捏之準,這三者缺一不可,乃玄素生平罕見。
玄素怔怔低頭,看著趙擎死不瞑目的眼,再抬頭去看葉浮生,對方的臉色一片蒼白,嘴唇都在發(fā)青,這一招過后就伸手撐住圍欄支持自己的身體,險些腿一軟跪倒下去。
唯有握刀的手穩(wěn)如磐石,紋絲不動。
他就像一把被抽去竹骨的傘,只剩下一層軟趴趴的油紙,猶不死心地遮風擋雨。
葉浮生好不容易喘勻了一口氣,甩了甩頭,見到玄素看過來,扯扯嘴角:“嚇到了嗎?”
玄素木著一張臉:“是啊,貧道好怕。”
葉浮生一噎,笑岔了氣。玄素強迫自己不去看地上的尸體和血,快步走過去托了他一把,問道:“你怎么會在這里?”
“寺里鬧這么大動靜,我若是還醒不過來,怕就得長眠了。”葉浮生拿袖子一抹刀刃,還刀入鞘,“我醒來時只見到了將要出門的薛姑娘和阿離,從他們口中知道你的去向,就跟過來了,剛好能趕上救你一對招子。”
他身上毒性發(fā)作,只是被內(nèi)力強壓下去,這一路趕來可謂艱辛,何況塔林情況不明,葉浮生本都做好了追丟準備,卻不料先見火光乍現(xiàn),又聽悶響先后傳來,可算是找到了地方。
說到這里,葉浮生才低頭去看被自己一刀斷首的人,適才匆匆一瞥,只曉得此人武功高強、舉重若輕,若非其神志不清又死纏著玄素,他未必能趁機接近,也正因如此才不敢留手。
他皺著眉,目光在頭顱和尸體身上打了個轉(zhuǎn),已有了猜測:“趙擎?”
玄素“嗯”了一聲:“我來的時候正發(fā)現(xiàn)有人欲趁亂救走趙擎,只是他神智瘋癲認不得人,才拖延了時機,讓我出手攔阻。”
葉浮生瞇了瞇眼:“那你適才又因何愣怔?”
他上來的時機正巧,剛好見著趙擎鉗制住玄素的劍,后者本有機會撤手后退,偏偏愣在原地,葉浮生無可奈何,也只好下殺手。
聞言,玄素面上神色變換,欲言又止,然而沒等他說出什么所以然,下面就突然傳出一聲鐘響,在夜幕中遠遠傳了開去。
每座浮屠塔第一層外都懸有一口大銅鐘,作示警之用,習武之人聚力敲擊,聲可于頃刻間傳出三五里,寺里的武僧但凡沒睡死過去,都能聽到這邊的聲音。
這塔內(nèi)竟然還有人。
玄素來得急,葉浮生追得更急,兩人都是攀塔而上,沒從塔內(nèi)拾級而上枉費時間。本以為有外人劫囚,塔中恐怕無活口,卻不料竟然還有人活著,并敲響了大鐘。
估摸著要不了多久便會有人包圍此塔,玄素擰著眉:“此地生是非,不管那兩人到底是誰,左右扮成寺內(nèi)僧人,現(xiàn)在趙擎又死了,我們最好先離開這里。”
這不失為一個好主意,然而下方大門恐已被鎖死,就算有卓然輕功傍身,要從七層高塔躍下也實在冒險,何況葉浮生和玄素一個毒性作祟,一個氣力損耗。
微一思量,葉浮生開口問道:“把你來此的見聞,都告訴我。”
玄素快速將適才的一切托盤而出,葉浮生緊皺的眉頭慢慢松開,道:“我們不能走。”
“為什么?”
葉浮生沒急著答,探手入懷摸出火折子,轉(zhuǎn)身進了原本關(guān)押趙擎的囚室。
由于修筑于高塔之內(nèi),囚室也是禪房布置,只是多出了柵欄鐵索,中間有個人高的大鐵籠子,里面扣鎖已開,空空如也。
地上有三具尸體,兩個是白須老僧,俱都身形枯瘦,背后中刀,一擊穿心;一個是年輕僧人,披面流血倒在地上,腦袋上一道血痕橫貫面部,腦漿也從裂口流淌出來,恐怕是被趙擎一道鎖鏈抽在了頭上。
葉浮生蹲下來仔細談了兩名老僧的尸體,暗道一句“果然如此”。
玄素問他:“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葉浮生按了按額角,道:“剛才那偽僧道了句‘兄弟四人’,你仔細想想。”
從他們話里可以推測,其中之一就死于囚室內(nèi),兩個死于塔下,那么第四人在哪里?
“浮屠塔戒備森嚴,這兩位老僧我觀其手繭,都是武道好手,就算趙擎真的脫困而出,也未必是這兩人對手,除非這三人出刀比我更快,否則絕做不到一刀斃命。”葉浮生道,“兩位老僧,都中了毒。”
說話間,他把火折子交給玄素,自己走到香案前,上面的香燭都已經(jīng)熄滅,葉浮生拿手指捻了捻香灰,目光冷沉:“在這里。”
浮屠塔里關(guān)押重犯,兩位老僧肩負大任,自然絲毫不敢松懈,塔內(nèi)其他僧人也要萬分注意,除了出入人員,連水糧都要謹慎檢查,要在其中混毒談何容易?
除非是有塔內(nèi)的僧人,把毒藥融入香里,借著供佛和灑掃的機會換了香燭,點燃毒物,于揮發(fā)中悄然施毒,等發(fā)現(xiàn)時就已經(jīng)晚了。
兩位老僧一生卓于武道,最后卻因鬼蜮伎倆深陷危局,死于有心人的偷襲。
葉浮生瞇起眼:“要劫走趙擎,自然不能走漏風聲。剛剛的敲鐘者,恐怕是這塔中最后的活口,但如果是你,會留下活口嗎?”
賊喊捉賊,不外如是。
玄素聯(lián)想起那傳話之人,心中一寒:“他們是故意要把我誘過來做替罪羊!”
葉浮生伸手摸了摸下巴,眉頭又皺了起來,沒說話。
玄素也不打擾他,實際上自己也是滿心亂麻,一會兒看著面前的尸體,一會兒又想起趙擎,可惜他有這么多疑問,現(xiàn)在卻沒人能解答了。
兩人就在這里席地而坐,直到腳步聲伴隨喧嘩由遠及近,大門被轟然推開,二十來個人魚貫而入,把囚室擠得滿滿當當,玄素放眼望去,外面的長廊也擠滿了人,什么門派的都有,分別把守住各個門窗,生怕他們插了翅膀飛出去。
進入囚室的有一半是門派中人,一半是武僧,打頭正是恒明、恒遠。見到地上尸體,恒明痛呼一聲“師叔祖”,神情悲憤,看向葉浮生和玄素的眼睛幾乎充了血。
恒遠也面露悲慟之色,手指撥動佛珠,嘴里喃喃“阿彌陀佛”,外面不曉得誰發(fā)現(xiàn)了趙擎的尸體,大喊道:“趙擎死了?誰干的!”
喧嘩聲一時間更加嘈雜,玄素覺得有些刺耳,總感到這些人比起魔頭伏誅的快意,更多還是一種難言嫉憤的不甘心。
恒遠看著他們,道:“玄素少宮主,葉施主,二位深夜擅闖浮屠塔,又殺了趙擎和我寺中人,不該給個說法嗎?”
葉浮生沒睜眼,玄素接了口:“擅闖浮屠塔事出有因,殺趙擎情非得已,至于這幾位大師卻非我二人所為。不問因先定罪,恒遠師兄不覺得有失冒進嗎?”
恒明怒道:“塔下兩位師弟身上都有太上宮武學留痕,敢道不是你們下的毒手?兩位師叔祖身上都是刀傷逼命,難道不是你們拔的刀?”
玄素聽他未經(jīng)細思便一通指責亂扣罪名,眉頭狠狠擰了起來,又見恒遠面色悲痛似哽咽難言,曉得此人是要借沖動的恒明把今晚的事都推在自己和葉浮生身上,到時候千夫所指、有口難言。
他偷眼去看了葉浮生,后者閉著眼,眉睫微顫,額頭又見冷汗,恐怕是被壓下的不適又翻滾上來。
玄素心里急到了一個邊沿,反而冷靜了下來。
在忘塵峰上他從不費心去面對什么,下了山又有葉浮生的引導和指教,玄素還是第一次面對這樣咄咄逼人又危急萬分的情況。
縱有刀劍在手,哪怕文韜武略,也束手難為。
可他不能一輩子受旁人蔭蔽,更不能坐以待斃。
玄素的拳頭慢慢攥緊,對上恒明,寒聲道:“下面兩人一者被貧道所殺,一者被趙擎扔下高樓,事既行便敢當,但還請連同這具尸身一同,先查明這三名僧人身份。至于這兩位大師……”
頓了頓,他聲音更冷:“貧道今年未至而立,又是外來之人,倘能接近兩位大師身后趁機偷襲,那到底是貧道天賦異稟還是無相寺之武學本有弊病?兩位大師肩負看守重任,又緣何會把后背毫無戒心暴露于貧道?他們身上的刀口,各位可仔細驗看,究竟是我二人身上刀劍,還是出自無相寺的戒刀?”
這番連環(huán)問讓恒明怔然當場,有心反駁又無從說起,恒遠終于無法再保持沉默,開口問道:“就算殺人之事尚需分明,趙擎之死又何故?二位擅闖浮屠塔,又何因?”
對方咬死了他二人潛入浮屠塔別有用心,不管是私通魔道要救趙擎,還是意圖劍走偏鋒殺了趙擎先于大會奪下盛名,都是惹人仇恨的事情。
玄素看著恒遠,年輕僧人溫和依舊,眼神卻像水蛭,聞到血腥就咬住不放。
他的目光終于完全冷下。
“恒遠大師,貧道尊你一句‘師兄’,是敬于歲月與無相寺,而非敬你。”玄素慢慢起身,擋在葉浮生面前,無為劍還鞘成簫,在他指間一轉(zhuǎn),負手而立。
他的目光掃過恒遠、恒明,又看著他們身后一群神色各異之人,道:“貧道乃太上宮第六任掌門,問罪也好、問責也罷,都請各派掌門出面相談,拿出真憑實據(jù),剖于情理黑白。貧道行端坐正無不可言,不閃不避,便在此地此時說個分明!”
一言出,滿座嘩然,多少人敢怒不敢言,恒遠直視玄素,只覺平日溫柔如春風的道長突然染上料峭春寒,不凌厲,卻透骨。
葉浮生慢慢睜開眼。
他看著玄素的背影,不禁勾了勾嘴唇,手掌在地上一撐,起身拍了拍玄素肩膀,站在了他身邊。
相比于玄素,葉浮生的氣勢并不凌人,就像個黑不溜秋的影子豎在了燭光下,說話也有些溫吞,仿佛有氣無力。
可是他一句話,就像曲棍打在了毒蛇七寸上,叫其動彈不得——
“藏經(jīng)樓起火,據(jù)此又路途不近,各位來得倒是及時,只是不曉得火患可有消解?色見方丈、色若監(jiān)寺和端衡道長又在何處?”頓了頓,葉浮生看向那些僧人,“對了,適才敲鐘示警的,不知是哪位大師,還請出來做個人證,闡明事實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