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幽綠巨人(5)
“對啊!”大寶一語挽救了我的推斷,我說,“我之前還忘了,之所以能造成死者面部出現(xiàn)那樣的創(chuàng)口,是因為工具有突起的棱邊。如果是摩托車頭盔的話,比安全帽更加符合條件了。因為摩托車頭盔上有可以活動的面罩,面罩掀起時,就會給頭盔頂部的平面增加一條棱邊!”
“你是說,兇手是個騎摩托車的人?”趙支隊長問。
我堅定地點點頭。
偵查員說:“可是,騎摩托車的人可不少啊,工廠里有不少員工是騎摩托車的,周圍也有拾荒者平時是騎摩托車的。”
“這就是我要說的另外一個問題了。”我說,“這個案子,有五點和其他的命案是不同的,顯得特別奇怪。其一,作案地點。一般命案,殺人的地點可能是暴露的,而拋尸的地點是隱蔽的;但是這起案件,殺人的地點我們還不得而知,但是拋尸的地點卻非常暴露,這不是一個正常的現(xiàn)象。之前我們也懷疑過工廠的保安,但是保安沒有必要壓著監(jiān)控攝像頭的邊緣去拋尸,太冒險了。其二,作案工具。一般命案都會使用更加容易造成侵害的工具,而本案選用的卻是很難造成人死亡的工具。如果作案地點是在室內(nèi),可以取到菜刀、斧錘這樣的工具;如果作案地點是在室外,工廠周圍都是荒地,磚石處處可見。為什么要用一個那么不順手的工具打擊那么多下,白費那么多力氣去殺人呢?”
我頓了頓,喝了口水,整理了一下思路,接著說:“其三,作案手段。一般殺人都會速戰(zhàn)速決,而本案的兇手卻不惜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力氣去殺一個人,這是一個過度作案的典型例子。所謂的過度作案,就是明明花一成力氣就可以殺人,他卻花了十成。其四,侵害對象。我們知道,拾荒者是弱勢群體,這個拾荒者更是和他人沒有什么矛盾糾葛,侵害一個拾荒者,這本身就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我們現(xiàn)在在辦的‘清道夫?qū)0浮乙舱J為兇手是個精神不正常,或者說是個人格不健全的人。其五,侵害部位。我們知道,要用暴力致使一個人死亡,一定要攻擊他的要害部位。但是本案被害人被攻擊的是面部,有點兒常識的人都會知道,攻擊面部導致死亡是很困難的。這也是很奇怪的一點。”
“你說了這么多,是想表達什么意思呢?”趙支隊長問。
我看了一眼林濤,說:“你說。”
林濤點點頭,說:“依據(jù)很充分。我們昨天早上還在討論精神病殺人的一些特點,我覺得這個案子就很符合。從作案手段、作案工具、拋尸地點、侵害對象和侵害部位來看,都不符合一個正常人殺人的思維。既然用正常人的思維解釋不了,就只有用精神病人的思維去解釋。”
“精神病人?”趙支隊長沉吟道。
我說:“既然是精神病人,工廠自然不會聘用。而且侵害對象是拾荒者,我總覺得作案動機可能和拾荒有關。你們剛才說有些拾荒者就騎摩托車,所以,我覺得你們偵查的重點應該放在那些騎摩托車的拾荒者身上,而且這個人有精神病。”
“可是,精神病人也會騎摩托車嗎?精神病人騎摩托車還會戴頭盔?”偵查員不解。
我說:“首先,我說的精神病可能和你們想象的那種完全沒有思維的病人不同,可能是間歇性的病人,也可能是平時癥狀表現(xiàn)得不是很明顯的躁狂癥,受到刺激才會發(fā)作。其次,精神病人和騎摩托車、戴頭盔并不沖突,比如我們在云泰辦的那起案件,死者的精神就不是很正常,但是他天天戴著安全帽。”
“也就是說,不能把精神病作為排查依據(jù)來進行排查,對嗎?”偵查員問。
我說:“是的。但是可以作為參考條件,說不準就有人覺得某個人不太正常,這就是線索。騎摩托車的拾荒者,不多吧?”
大寶說:“我插一句,兇手應該是個人高馬大的人,因為他單手掐頸就可以把被害人控制住,而且可以連打幾十下、上百下,這需要很強勁的力量。”
“對。”我感激地看了一眼大寶。大寶的這個補充很重要,體態(tài)特征可以作為排查時最簡易、最直接的依據(jù)。
為了加快排查效率,我們幾個人也跟了個偵查組,對工廠附近的拾荒者進行了偵查。
從上午一直摸排到黃昏,我們的注意力被一個拾荒者吸引了。
這個拾荒者人稱猛哥,據(jù)說是有天生神力。別人需要兩個人抬的破爛,他一只手就可以提溜走。猛哥平時樂于助人,但是脾氣暴躁。雖然沒有人敢說他有躁狂癥,但是這些調(diào)查足以讓我們高度懷疑他。
猛哥每天晚上都會去廢品收購站出售自己一天的成果,我們趁他走進收購站里的時候,悄悄地取了他掛在摩托車后視鏡上的頭盔。
在收購站外的角落里,我們用勘查燈照射著頭盔的每一個死角,果真發(fā)現(xiàn)了頭盔面罩邊緣上的紅色斑跡。大寶迫不及待地取出四甲基聯(lián)苯胺試劑,對斑跡進行了血跡確證檢驗。
陽性結果逐漸顯現(xiàn),我們卻聽見了一聲怒喝。
“誰偷了我的帽子!”
原來猛哥走出了收購站,發(fā)現(xiàn)他的頭盔不見了。
兩名偵查員從角落里走出,出示了警官證。沒想到猛哥突然發(fā)狂,朝兩名偵查員撲來。三個人打在一起,偵查員卻始終不能將猛哥撲倒。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收購站里的員工不知所措。
只見陳詩羽突然從我們身邊躥了出去,像一道藍色的閃電一樣閃到了猛哥的身旁,只是一腳,猛哥就捂著下體倒在了地上。兩名偵查員終于用手銬銬住了猛哥的手腕。
陳詩羽這一招,快、準、狠,把仍然躲在角落里的我、大寶和林濤驚得目瞪口呆。
“這羽毛,以后誰敢娶啊?”大寶張大嘴巴說。
“為什么不敢娶?多酷啊。”林濤說。
我笑著說:“我算是看出來了,林濤喜歡這種類型的女漢子啊。怎么,終于有目標取代你心中的蘇眉了?”
林濤的臉微微一紅。
被帶回審訊室的猛哥,已經(jīng)過了躁狂期,在審訊室里無精打采地耷拉著腦袋。在鐵證面前,猛哥自知沒有抵賴的必要,過不多時就徹底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好在猛哥并不是精神分裂癥,還能記得起自己殺人的經(jīng)過。
猛哥并不認識死者,殺人的原因只是因為一些破爛。猛哥力氣很大,很多工地都想招聘他,但是他一一拒絕,用他的話說,他對撿破爛有著特殊的興趣。他認為撿破爛對他來說,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項事業(yè)。猛哥很勤快,平時早出晚歸地去撿一些垃圾,回來分揀后,他會把一些自己比較青睞的垃圾挑出來,堆放在自己住處門口的小房子里。可是前不久的一天,他從外面撿了破爛回來,卻發(fā)現(xiàn)有人正在他家門口的小房子里翻找。可想而知,這個人是來順手牽羊的。
就在那一瞬間,猛哥的躁狂癥犯了,他抄起頭盔就沖了過去。對方看到他的來勢,直接嚇得坐在了地上。猛哥上去掐住他的脖子,用頭盔朝他臉上打了一下。這一下,就讓死者的鼻子出血了,死者也昏迷了過去。當然,多半是嚇昏的。這時候的猛哥,已經(jīng)不能靠理智來控制自己了,便一下一下地打擊,直到死者徹底沒有了呼吸。
人死了,猛哥的躁狂癥狀仍沒有消失,他知道尸體泡在水里會爛,就直接扛起尸體,走了兩公里路到了那條小河,惡狠狠地把尸體拋進了水里。
想象著尸體被泡爛的模樣,猛哥滿足地笑了。
在審訊室外旁聽完真相的我,匆匆合起筆記本,說:“走,回去找吳老大。我就不信了,這個‘清道夫’還能躲多久!”
注釋
[1]參見第一季《尸語者》“狂亂之刃”一章。
[2]骨擦音,是法醫(yī)按動尸體可能存在骨折的部位時,感受到內(nèi)部有骨質(zhì)斷段相互摩擦產(chǎn)生的聲音和感覺,稱之為骨擦音(骨擦感),是初步診斷死者是否存在骨折的一個方法。
[3]溺液,就是導致人溺死的液體,如水、油等等。
[4]“云泰案”和“六三專案”,分別見第二季《無聲的證詞》與第三季《第十一根手指》。
[5]心包,是包在心臟外面的一層薄膜,心包和心臟壁的中間有漿液,能潤滑心肌,使心臟活動時不跟胸腔摩擦而受傷。
[6]抓手,行內(nèi)通用語言,形象的比喻,是指破案的依據(jù)和方法,或者是指可以直接甄別犯罪嫌疑人的重要物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