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七十章
第二百七十章</br></br>波音737騰空而起,像一把利劍斜斜的刺向蔚藍的天空。</br></br>我們這次的行程是從南京飛包頭,然后從包頭向北到烏蘭察布盟,再到阿拉善左旗和烏拉特中旗考查陰山這一帶的陰山巖畫。接著繼續(xù)北上,到漠北的土拉河與鄂爾渾河流域考查突厥的文化遺跡。</br></br>我,老趙和老張三個人的位置連在一起,老肖隔著機艙的走道坐在我們旁邊。老趙有生以來第一次坐飛機,異常的興奮,雖然被安全帶死死的拴在座位上,還是很不安分的不時的透過機窗俯視下面的南京。</br></br>老張坐在我旁邊,雖然不像年輕人那樣興奮,但是激動的心情還是溢于言表。我心里面好生納悶,老張好歹也是博物院的副院長呀,什么大場面沒見過,怎么要去一趟內(nèi)蒙古也激動不已呢。</br></br>老張好像察覺我心思,笑著側過頭來對我說:“小吳,你去過內(nèi)蒙沒有?”</br></br>“沒有,”我搖了搖頭,“關于內(nèi)蒙的歌到聽了不少,呵呵,再不就是中學課文里面學過翦伯贊的那篇散文《內(nèi)蒙訪古》……”</br></br>提到翦伯贊,老張顯得更激動了,眼睛都濕潤,讓我更是迷惑不解。</br></br>“嗯,”老張意味深長的點了點頭,說:“他是我的老師!”</br></br>“什么?”我像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一樣,吃驚的看著老張,“真的?”</br></br>“是呀,”老張摘下眼鏡,掏出紙巾輕輕的擦了一下濕潤的眼眶,繼續(xù)說:“你們學那篇《內(nèi)蒙訪古》是1961年老師和范文瀾先生、呂振羽先生去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訪問回來后寫的,本來我是要和老師一起去的,但是臨行前一個星期我突然得了重病,沒有成行,沒想到……”</br></br>老張說著說著,竟老淚縱橫,傷心的搖著頭說:“沒想到,竟再也沒見過老師了……”</br></br>看著老張傷心的樣子,我和老趙都有點不知所措,愣了一會兒,趕緊安慰老張。沒想到老張七十多的人了,會在我們這些晚輩面前潸然淚下,個中的原委肯定非同尋常。</br></br>老張好一會兒才平靜下來,略帶歉意的說:“對不起,有點失態(tài)了!”</br></br>我給老趙遞了一個眼色,老趙趕緊拿了一張紙巾給老張。</br></br>“張院長,這是怎么會事了,怎么再也沒見過翦伯贊先生了呢?”我有點好奇的問。</br></br>“我病好了以后,去了南京工作。老師九月份從內(nèi)蒙古回來到了北京,由于工作繁忙,我一直沒有去北京拜訪老師。后來文革開始了,我被下放到工廠學習改造,老師卻遭到了迫害,到了六八年年底,我才輾轉的聽到消息,老師和師母不堪忍受人格侮辱一起自殺了……”</br></br>說道這兒,我和老趙心里面都猛的一沉,從老張痛苦而又傷心的表情中,我才明白到老張為什么七十多歲快退休了,還要托著年邁的身子和我們一起去內(nèi)蒙,為了去考古,更是為了緬懷恩師。</br></br>老肖看見老趙激動的樣子,擔心他身體有什么不適,立刻起身過來安慰安慰老張。</br></br>過來一會兒,老張終于平靜下來了,對我說:“那次沒能陪老師一起去內(nèi)蒙,后來就成了我的心病,這么幾十年了,忙著忙那一直沒有機會,去年好不容易申請到了這么項目,終于可以去內(nèi)蒙看看,了卻我這輩子的夙愿了,我也可以安心退休了,哎……”</br></br>“張院長,今年年底就要退休了!”老肖在旁邊補充說。</br></br>“小吳,”老張拍了拍我的肩膀,慈祥的看著我說:“這次能去成內(nèi)蒙,要多謝你,如果不是你……”</br></br>“張院長您別這么客氣,我也是牽線搭橋而已,……”我趕緊對老張說。</br></br>“聽小趙說,你這次去了內(nèi)蒙以后,就要去美國讀書?”老張關切的問我。</br></br>“是呀,”我點了點頭,“下個月月底過去!”</br></br>“哪個學校?”老張問我。</br></br>“加州大學勃克利分校!”我不假思索的回答。</br></br>老張一幅若有所思的表情,緩緩的說:“看來真的是緣分,老師也是勃克利畢業(yè)的!”</br></br>“真的?”我也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您說翦伯贊先生也是勃克利畢業(yè)的?”</br></br>“嗯,老師是一九二四年考入勃克利的,算是你的學長了,他那時候是學經(jīng)濟的。勃克利是所非常好的大學,好好努力,你非常有前途!”老張親切的看著我,我忽然覺得這種親切是那么的熟悉。</br></br>“小吳,說說你對內(nèi)蒙古歷史的認識吧!”老張對我說,我覺得更像是在考查我的歷史知識。</br></br>“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匈奴人就進入了內(nèi)蒙;到秦漢時期或者更早,它就以一個強勁的民族出現(xiàn)于歷史。以后,鮮卑人、突厥人、回紇人,更后,契丹人、女真人,最后,蒙古人,這些游牧民族一個跟著一個進入這個地區(qū),走上歷史舞臺,又一個跟著一個從這個地區(qū)消逝,退出歷史舞臺。這些相繼或同時出現(xiàn)于內(nèi)蒙地區(qū)的游牧民族,他們像鷹一樣從歷史上掠過,最大多數(shù)飛得無影無蹤,留下來的只是一些歷史遺跡或遺物,零落于荒煙蔓草之間,訴說他們過去的繁榮……”我娓娓到來的說著。</br></br>“神童,你這么牛,對歷史了解的這么清楚,還能出口成章!”老趙一臉崇敬的看著我,要不是在飛機上,老趙肯定要對我頂禮膜拜了。</br></br>我和老張都笑了。</br></br>“小趙,你要多向小吳學習學習!”老張教育老趙說。</br></br>“這不是我寫的,這是翦伯贊先生在《內(nèi)蒙訪古》里面寫的,我還沒這本事呢!”我笑著說。</br></br>“小吳,你能一字不差的背下來,本事也不差呀!”老趙稱贊我說。</br></br>“為了這次考古,我前幾天也做了一些功課,當然首選就是這篇《內(nèi)蒙訪古》!”我回答說。</br></br>“嗯?”老趙有點奇怪,冥思苦想了一會兒說:“《內(nèi)蒙訪古》我也學過,怎么對這段一點印象都沒有呢?”</br></br>“哎,課本上是節(jié)選了其中的第二,三節(jié)!”</br></br>老張朝我不停的點點頭。</br></br>老張告訴我關于翦伯贊先生的事情,讓我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下了飛機,坐在去市區(qū)的車上,我不停在手機上編輯短信,記錄著我現(xiàn)在的感受。</br></br>一條短信只能輸入七十二個字,我現(xiàn)在的長篇大論不知道要多少條短信才能發(fā)完。我正猶豫呢,忽然收到包頭移動發(fā)來的一條彩信,包含了一堆關于包頭旅游,住宿,天氣的咨詢,好幾百個字。對呀!我立刻受到啟發(fā),干嘛不用彩信呢!</br></br>終于所有的內(nèi)容用兩條彩信全部搞定,我請老肖還在下榻賓館門口拍了張我和老趙的合影,一起發(fā)給秦霈。</br></br>不一會兒,就受到秦霈的消息,叫我路上小心,今天晚上就幫我把日志上傳到博客上。接著,秦霈又發(fā)了一條消息給我說,從今天上午到現(xiàn)在為止,我的博客又增加了三次點擊,但是沒有人留言。</br></br>會不會是子墨?我心里面有點小小的奢望。</br></br>“看來,那些星座運勢真的都是騙人的!”老趙和我走進房間,就直挺挺的躺在單人床上枕著胳膊說,“我們一路到包頭順利的很呀!”</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