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下)
第二百四十七章(下)</br></br>今天書城里面特別熱鬧,好像在搞什么活動,里面一大堆人圍在一起。</br></br>“走去看看!”張妍特別喜歡看熱鬧了,拉著我擠進去看看。我對這種扎堆的事向來沒什么興趣,奈何這幾天都要順著張妍的性子,我也只能硬著頭皮當開路先鋒,殺出一條道來,擠進去。</br></br>為了慶祝開業(yè)兩周年,書城模仿中央臺的“開心詞典”,搞了一個“南京書城開心詞典”的活動。準備了很多問題,讓顧客上去答題,答對的越多,獎品越多。上午和下午還要分別產生兩個冠軍,最后兩個冠軍PK,產生了一個最終的勝利者,將獲得書城三千元的購書卡。</br></br>這倒是好事,三千塊差不多我半年的生活費了,可以買多少書呀。</br></br>“神童,你去試試吧!”張妍在旁邊鼓勵我說。</br></br>“先看看再說!”我對張妍說。</br></br>沒想到現(xiàn)在已經是上下午冠軍的PK賽了,我吃驚的發(fā)現(xiàn),在臺上PK的有一方居然是老趙,另外一方,據主持人介紹是某高校中文系的博士。</br></br>張妍也看見老趙了,興奮的對我說:“沒想到老趙還挺能的!”</br></br>張妍使勁的朝老趙揮手,差點跳起來了。老趙終于也看見我們了,朝我們揮手示意。</br></br>“嗯,這小子還可以!”我笑著點頭說。</br></br>主持人先不知所云的鴰噪了一番了,把下面觀眾的情緒都煽動起來。比賽一共有十道題,都是同南京的歷史名勝有關的,采用搶答的方式,主持人把規(guī)則介紹完,比賽正式開始。</br></br>“第一道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首詩的作者是誰的?哪個朝代的?講的是南京的那一處名勝古跡?”主持人舉手投足的刻意模仿李詠,大聲的說。</br></br>話音剛落,博士就按響了搶答器,老趙只好悻悻的看著對方。</br></br>“唐朝,杜牧的《江南春》,提到的南朝四百八十寺是指雞鳴寺的前身宏覺寺!”博士用充滿自信的男中音說。</br></br>主持人看了看答案,興奮的說:“完全正確,加十分!”</br></br>臺下響起熱烈的掌聲,博士先拔頭籌在掌聲中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老趙則顯得有些不服氣。</br></br>“第二題,公元前472年,南京秦淮河之南約830米處筑了一座城,它是南京歷史上第一座有確切年代可考的軍事性質的古城,被公認為南京城市的開端,請問這個城叫什么名字,誰筑的?”</br></br>這道題有點難,老趙和博士都被問倒了,誰也沒有搶答,主持人有點得意了,在臺上放了一通厥詞。</br></br>張妍看臺上的人都沒反應,連忙問我:“你知道嗎?”</br></br>我悄悄附在張妍的耳邊說:“越王句踐命范蠡筑的,叫越城!”</br></br>張妍聽了,著急壞了,對我說,“想辦法提醒老趙呀!”</br></br>老趙用尋求幫助的眼光看著我,希望我給點提示。我在四周看了看,正好旁邊掛著一副金庸小說《越女劍》的宣傳海報,我趕緊沖著老趙指了指海報。《越女劍》是講范蠡,西施,越王勾踐,吳王夫差的故事的,海報正中是范蠡的畫像。老趙把金庸的小說看了無數遍,這些人物還能想得起來。</br></br>老趙看著海報思考了一會兒,說:“范蠡構筑的!”</br></br>主持見老趙憋了這么久,終于發(fā)話了,看了看手上的答案,笑著說:“正確,那這個城叫什么名字呢?</br></br>老趙又撓頭了,我又指了指海報,豎起一個指頭,意思是小說名字的第一個字。老趙皺著眉頭想了半天,有點猶豫的說:“越城!”</br></br>“全中,加十分!”主持人大聲的說。場下迸發(fā)出熱烈的掌聲。</br></br>十道題結束,雙方比成五比五平,主持人宣布要加賽一道題決勝負,臺下的觀眾屏息凝視,老趙和拿個博士已經緊張的汗水涔涔,都不想三千塊錢旁落。</br></br>張妍緊張的看著臺上的老趙,好像自己也在參加比賽一樣。</br></br>“孫權將南京改名建業(yè),這是哪一年?”主持人話音剛落,博士就按按鈕了。</br></br>眼看著三千元就要泡湯了,不光老趙一臉沮喪,我和張妍也跟著一起郁悶。</br></br>“公元211年!孫權把政治中心從京口遷往秣陵,改秣陵為建業(yè)!”博士自信的說。</br></br>主持人高興的說:“正確,我們恭喜這位博士獲得三千元獎金!”臺下又迸發(fā)出熱烈的掌聲。</br></br>張妍垂頭喪氣的說,“哎,白高興一場,走吧!”</br></br>我皺著眉頭,雖然我記不得是哪年改名了,但是依稀記得史書上明明說,孫權把政治中心從京口遷往秣陵,第二年才把秣陵該名為建業(yè),如果是211年遷的,應該是公元212年改名的才對。</br></br>趁博士正在發(fā)表獲獎感言的時候,我跑到前面去找評委會問明情況。評委會的委員也有不同意見,僵持不下。一位工作人員趕緊找來了幾本史書,對照一看果然是公元212年才改名。</br></br>幾個評委商議了一下,叫工作人員上講臺上給主持說明情況,主持人一聽,臉色立馬變了,把博士手中的話筒拿過來,宣布說博士的答案有誤,要扣掉十分,冠軍屬于老趙。</br></br>老趙都準備要離場了,居然發(fā)生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興奮的不知所措,呆呆的站在原地還以為在做夢。而博士卻氣憤沖到臺下,和評委會的幾個評委吵架去了。</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