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聲東擊西
馬文才懷疑的沒錯, 元顥一行人確實(shí)十分可疑。
元顥并不是被迫害而匆匆南下的宗室, 也不是元法僧那樣被魏國當(dāng)政者所不容的刺史,他是有封地、有軍權(quán)的“王親”,當(dāng)初在鄴城防守六鎮(zhèn)作亂的大軍時, 朝中也源源不斷地向他輸送過資源。
按照元顥自己的法, 皇帝一駕崩,爾朱一族入了洛陽,他就離開了前線, 帶走了精銳的衛(wèi)兵和出謀劃策的幕僚親信, 還有自己的嫡長子元冠受。
離開之時,他席卷了相州官庫里大量的財物, 又帶走了家中所有的金銀細(xì)軟, 憑借著百余個親衛(wèi)就到了南境。
但這些從情理上來,根本沒辦法通。
他是臨陣脫逃的宗室,帶著這么多的東西,就算一路沒有官兵攔截, 也會有流寇亂兵的襲擊。
更何況魏國現(xiàn)在正在動亂,大部分城池都已經(jīng)關(guān)閉,他們這么多東西,如果只靠百余人護(hù)送, 哪怕能平安到達(dá)南方, 也不會這么齊整干凈。
官庫里的金銀財帛都會有官印, 元顥自己是封王, 從家里帶來的財寶, 也應(yīng)該皆是價值連城的寶器,可現(xiàn)在元顥有求于梁國,獻(xiàn)給梁帝的卻大多是皮毛、寶石瑪瑙用器這樣南人喜愛的貨物,這些東西當(dāng)然價值不菲,但作為獻(xiàn)給一方霸主的禮物,莫是梁帝,就是蕭寶夤這樣的身份,都是看不上的。
傅歧這么多年來打理金部,管理京市,見多了好東西,元顥向各方的禮物一送出,他便揣著幾樣看起來稀罕的,去了一趟西剩
回來之后,傅歧對馬文才:“我去打探過了,這批東西里的玉器珍玩,不是什么相州官庫里的東西,也不是北海王的家傳珍寶,是我大梁的珠寶商‘琳瑯閣’向魏國的尉遲氏商賈定的一批貨。”
傅歧剛打聽出來時也意外的很。
“馬頭城不是開放了互市嗎?來自西域的珍寶玉石用器十分精美,雕工又與我南地不同,所以琳瑯閣看出了其中的商機(jī),在魏國的商人訂購了一批珠寶玉器。”
傅歧向馬文才解釋著這些饒來路。
“這尉遲氏商賈的主人姓尉遲,卻不是鮮卑人也不是漢人,而是西域于闐的一個大貴族,掌握著當(dāng)?shù)匾粭l玉脈,養(yǎng)了不少雕工出眾的玉匠。琳瑯閣的少主恰巧今年大婚,便又定制了一批用于親事的珍品,雙方約定了半年后在馬頭城取貨。”
“結(jié)果人沒來?”
馬文才蹙眉。
“琳瑯閣也是這么,到了約定的時間,朱家的商隊(duì)并沒有如期而至。恰巧魏國大亂,很多商壤路被阻、無法南下,琳瑯閣那邊也理解可能生出了變故,還特意留了人在馬頭城等候,又想通過互市司往魏國那邊遞消息打探情況。”
經(jīng)商到了這種地步,最重視的就是信任,尉遲氏是于闐王族又在異國經(jīng)商,他想把珍貴的玉石珠寶售往梁國,就不會貪圖琳瑯閣那點(diǎn)定金,最大的可能就是路上出了事。
“所以我拿著幾樣玉器往西市的琳瑯閣一走,那邊就看出這是他們?yōu)樯僦骰槎Y特意定制的用物,反倒追問我這些玉器是哪里來的。”
傅歧面上冷笑,“那尉遲氏是塞種,皆卷發(fā)高鼻,北海王隊(duì)伍里若有一個于闐人,立時就能被人認(rèn)了出來。如今尉遲氏的貨在北海王這兒,尉遲氏的人卻一個沒有,你覺得是怎么回事?”
“可能性很多,不過無論是哪一種可能,都不能解釋花夭的劍在北海王這里……”
馬文才的面色很冷。
“她是我在魏國最得用的盟友,我承過她的人情,必須得還。”
知道北海王那有貓膩后,馬文才更不敢大意。
他借著傅歧的關(guān)系往禮賓院送了兩個雜役,負(fù)責(zé)在后廚幫忙,這兩人都是處事油滑的游俠兒出身,又有傅歧的后臺在,很快就和廚房里的眾人打成一片。
沒幾,北海王父子終于在南投魏饒幫助下,在建康徹底安頓下來,也借著他們向四處打點(diǎn)過。
建康城中的達(dá)官貴人都對這位魏國宗室印象不錯,樂于和他交游。
在“交際”的本領(lǐng)上,元顥倒是不差,才來建康沒幾,就已經(jīng)妥善安排了宴席,借的還是某個宗室在京中的園子,就沖著這位王爺?shù)拿孀樱盏教拥娜艘惨涂蜌鈿獾膽?yīng)承一番。
陳慶之和馬文才是最先收到請?zhí)模棝]有派幕僚親信來送請?zhí)乔擦兆佑H自來送信,對文武雙全的馬文才尤為熱情。
馬文才笑語晏晏地答應(yīng)了一定會赴宴,回了房拿出禮賓院那邊送來的消息,面色卻驀地一寒。
北海王元顥一行共七十四人,大多都散住在各處,只有十三個人住在主樓,分別是北海王父子和他的貼身護(hù)衛(wèi),但廚房每為主樓準(zhǔn)備的飯菜卻不是十三人,而是十五饒。
根據(jù)游俠兒打探的消息,主樓里還住著一個不懂漢話的胡人婆子,據(jù)是北海王之子的乳\/嬤,因?yàn)槟昙o(jì)大了又水土不服,所以廚房里一直為她準(zhǔn)備的是稀粥或水餅這樣的流食,大約是擔(dān)心她吃不飽,準(zhǔn)備的都是兩人份的。
這胡人婆子那日在隊(duì)伍里確實(shí)見過,當(dāng)時馬文才把她當(dāng)成了北海王的親眷,卻沒想到只是個仆人。
“他到底藏了什么?”
馬文才的手指從玉盤上撫過,自言自語。
***
自皇帝顯露出支持北海王歸魏的態(tài)度后,北海王元顥在梁國的地位也水漲船高,無論他在哪個場合露面,都是以一副“魏國正朔”的姿態(tài)在處事。
除了將希望放在梁國上以外,他還向魏國南方諸州的宗室將領(lǐng)去了信,希望他們能夠支持自己,一起“還復(fù)舊室”。
這些都是梁國所喜聞樂見,投資北海王元顥并沒有多少成本,但如果真的瞎貓碰上死耗子讓他登上帝位,對于梁國來就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所以在“景園”的宴席,朝中接到請?zhí)某甲哟蟛糠侄紒砹耍麄兌际窍胍囂街芡ㄟ^投資元顥得到什么,當(dāng)初梁國和魏國開放互市不過兩年,梁國多了一批腰纏萬貫的富商。
自南北分割后,和西域通商的路徑就斷了,很多珍貴的香料和珠玉都只能通過魏國的通路走私到南方,而經(jīng)商歷來是能最快聚斂財富的方式。
除此之外,也有些政治目光長遠(yuǎn)的官員,試圖利用這件事重新謀劃兩國的國境線,畢竟用幾個城換一個爭奪帝位的資格,怎么看都是劃算的。
在這種情況下,陳慶之和馬文才兩人雖然也受到北海王重視,卻也擠不進(jìn)最中心那塊的圈子尷尬地找存在感,便悠閑地在園子里談話。
正如蕭衍曾單獨(dú)和馬文才過他的打算一般,皇帝也肯定單獨(dú)和陳慶之囑托過什么,所以兩人對北海王元顥都有些心照不宣的默契,既不主動接近,卻也保持著親近的態(tài)度,對方贈與的禮物也都欣然接受。
“去魏國之前,我一直以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鄉(xiāng),等到了魏國,乃知衣冠人物盡在中原,非江東所及也,奈何世人輕之。”
陳慶之護(hù)送使臣去過魏國,對于洛陽推崇備至。
“如今聽聞魏國動亂四起,還不知舊日繁華的景象現(xiàn)今如何,其實(shí)我心里有些可惜。”
“所以才贏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之。”
馬文才表情淡漠,“魏國的隱患從幾十年前就已埋下了,只是洛陽那群人只顧著花酒地,看不清現(xiàn)實(shí)。胡太后以為反對她的人都在洛陽城里,只要?dú)⒘司鸵涣税倭耍瑓s不知道外面那些活得連狗都不如的人,早就想要活吞了他們。”
“看來佛念受花將軍影響頗深啊。”
這話起來有些大逆不道,然而陳慶之出身庶族,又從花夭那知道過六鎮(zhèn)現(xiàn)在的慘狀,所以也只是唏噓。
“所以佛念如何看現(xiàn)在的魏國?你覺得那爾朱氏族能改朝換代嗎?”
“這就不是我們該考慮的了。”
馬文才對陳慶之舉杯輕笑,“我們是梁臣,又不是魏將,北海王借兵,我們出兵,等把他送到洛陽,管那位置上誰坐!”
陳慶之知道他此言不實(shí),卻也不好再多問,捻了捻頷下的胡須,滿臉無奈。
“兩位大人在聊什么?”
北海王世子怕兩人會覺得受到冷遇,特意過來攀談。
“可否與在下同樂?”
“在聊些洛陽舊事。”
陳慶之長袖善舞,拉著北海王世子就談起之前和魏國使臣的舊事,到興起,又一指旁邊的馬文才。
“起來,這位馬侍郎和你們魏國人頗為投緣。我現(xiàn)在騎著的寶馬金龍是貴國的劉將軍‘送的’,而貴國的花夭將軍和馬侍郎私交不錯,臨走前還將自己的大宛寶馬贈給了他。你們魏國楊大眼將軍的遺腹子楊白華如今和我們這位馬侍郎稱兄道弟,甚至還在我白袍軍中做了個軍主……”
陳慶之原本只是想幫馬文才攀攀關(guān)系,和北海王世子有些可以聊的話題,卻沒想到等他笑著完,北海王世子端著杯子的手都在發(fā)抖。
“馬,馬侍郎騎的是大宛馬?”
他好似特別吃驚這個,“不知馬侍郎和花將軍那個,那個私交……”
馬文才被北海王世子這個吞吞吐吐的態(tài)度逗樂了,竟然輕佻地挑了挑眉,斜覷著看他,笑得有些邪氣。
“世子覺得呢?”
“馬,馬侍郎實(shí)在是膽識過人,阿不,實(shí)在是別具一格……”
北海王世子語無倫次地應(yīng)對了幾句,最后竟抹了抹額頭上的冷汗,丟下一句“在下還有些事,待會兒再奉陪”,落荒而逃。
“他這是怎么了?”
陳慶之被北海王世子這一番舉動驚得瞪眼,遙望著他的背影百思不得其解。
“世子的城府,比起其父來,實(shí)在是差得太遠(yuǎn)。”
馬文才撇了撇嘴。
一聽到花夭的名字就驚成那樣,是生怕別人不知道其中有鬼嗎?
***
另一邊,傅歧領(lǐng)著七八個金部的吏,推著宮中運(yùn)送物品的車,一齊向著禮賓院而去。
今日禮賓院里大半魏人都去景園赴宴了,留在禮賓院中的大多是并不受北海王元顥重視的門客,還有留下來看守的侍衛(wèi)。
這段時間傅歧刻意經(jīng)常來禮賓院“刷臉”,看守的侍衛(wèi)大多都認(rèn)識了這位對他們“照顧有加”的金部郎中,見他來了,更是親自迎出門來。
“傅使君今日沒有去赴宴?”
幾個門子看著那幾個吏人推著的車,見上面放著酒壇和熏肉等物,頓時喜笑顏開。
“喲,陛下今又給魏人賜東西了?”
“不是陛下,不過確實(shí)是給留守的魏饒。”
傅歧敷衍著,命吏人們將推車推入禮賓院鄭
“去將管事的叫過來,就殿下體恤各位不能赴宴的辛苦,命人送來了美酒佳肴,每個人都有份,叫他們來領(lǐng)。”
那門子聽到“殿下”,還以為是三皇子蕭綱吩咐的,應(yīng)了聲就進(jìn)去了。
而禮賓院里的人聽到“殿下”,卻以為是北海王送來的,不敢怠慢,也三三兩兩地出了院子,前來謝恩。
傅歧見禮賓院中侍衛(wèi)門客來了不少,心中大喜,環(huán)顧四周,朗聲問道:
“人都來齊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