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上京風(fēng)云(十一)
    聽到姜芃姬詢問,他面前定了定神,惶恐抱拳。
    “郎君若是無事,還是不要摻和這件事情為妙。”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如今這個上京城,有兩撥人最不能惹。
    一方是外戚,令一方則是以宦官為首的集團。
    這兩方人馬在朝堂上明槍暗箭,在朝下也是針尖對麥芒。
    “哦?我只是問一下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惹不惹得起,這與你有什么關(guān)系?”
    姜芃姬懶得抬眼皮,雖然小廝算好心,但仔細一琢磨,也有盛氣凌人的味道。她只是詢問而已,會不會惹麻煩這是她的事情,怕不怕麻煩也是她的事情,哪里需要第三者替她拿主意。
    小廝臉色一僵,這才意識到剛才的話有所不妥,惹姜芃姬生氣了。
    他連忙補救,抱拳歉然道,“郎君原諒則個,方才是奴的不是。”
    “嗯。”姜芃姬嗯了一聲,眼神飄到大廳中央那兩伙人,這幾人似乎在對峙議論,腳邊躺著凌亂的茶具以及文房四寶,還有散了架子的茶桌和書桌,這是要動手鬧事的節(jié)奏啊。
    小廝心神領(lǐng)會,這次不敢自作聰明了,連忙解釋道,“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黃常侍的干孫子與方大將軍家中的郎君因為魁首起了沖突,不服評判,又產(chǎn)生口角,這才鬧了起來。”
    黃常侍?
    姜芃姬蹙眉。
    她對上陽宮內(nèi)的情勢還算了解,黃常侍應(yīng)該是指皇帝身邊最為得用的幾個太監(jiān),其中黃常侍在御前效力,頗得皇帝看重,宦官集團中擁有極大的話語權(quán),賣官鬻爵最厲害的一個。
    黃常侍雖然是無根的太監(jiān),以后注定沒有血脈傳承,但人家可以認干兒子,一樣能延續(xù)香火。所謂干孫子,自然是黃常侍認養(yǎng)的干兒子的孩子,喊黃常侍爺爺?shù)摹?br/>
    至于方大將軍?
    應(yīng)該是指皇帝母家,方大將軍是皇帝母親的親弟弟,一家子頗受恩寵,更加重要的是,皇帝原配也是方家出來的。算上皇帝追封的,方家已經(jīng)出了兩任皇后,一時間富貴非常。
    皇帝為了制衡世家,收回世家手中的權(quán)柄,對外戚母家大力拉攏重用。
    “這兩撥人就應(yīng)為一個魁首鬧起來了?”姜芃姬問。
    “是啊。”小廝為難地點頭。
    茶肆的主要任務(wù)就是招攬發(fā)掘有才之士,經(jīng)常性拿出彩頭,吸引才子聚集于此,揮墨作畫,然后從所有作品中選出最好的點為魁首,墨寶還能掛在茶肆供來往客人欣賞,宣揚文名。
    真正的高門士子不屑這條宣揚文名的途徑,但普通寒門卻十分看重。
    加上這間茶肆背后的東家又是擁有實權(quán)的昌壽王,茶肆的生意自然差不到哪里去。
    宦官之后,家中縱然有錢財,但依舊讓人看不起,也是需要文名給自己鍍金的。外戚只能算是新興勢力,說得難聽一些就是土豪暴發(fā)戶,沒有絲毫底蘊,擱在世家面前也是抬不起頭。
    黃常侍的干孫子,年方十八,樣貌極好,站在那兒就是一道風(fēng)景,只是腦子上頂著宦官之后的名頭,一直為士族不齒,有底蘊的士族貴子都跟他玩不到一塊兒。
    他也知道自己缺什么,努力想要宣揚文名。
    不能改變出身,無法決定起點,后天就要加倍努力。
    至于方大將軍的兒子,紈绔一枚,海拔和寬度幾乎等同,夫子不知道請了多少個,幾年下來,愣是灌不進多少墨水。平日里不聽課,不用功,只知道在內(nèi)院廝混,糟蹋不知多少良家閨女,偏偏人家自視甚高,覺得自己才華已經(jīng)突破天際,十分不忿自己的第一被別人摘走。
    兩方人馬因此對上,方大將軍的兒子甚至還指使小廝動手。
    “呸,不過是宦官之后,不好好吃老本兒或者繼承家傳絕學(xué),竟然有臉出來丟人現(xiàn)眼。”
    方大將軍的兒子抬手抹了一把臉,臉上冒著油,顯得十分油膩肥胖。
    家傳絕學(xué)?
    這不是直接罵人去凈身當太監(jiān)?
    “粗鄙,文斗斗不過,便想仗勢欺人,你以為小爺會怕你?”
    黃常侍的孫子氣得漲紅了臉,只是他的身材擱在那個方胖子身前,當真沒什么威脅力。
    “誰說文斗斗不過你?分明是裁判被你收買,私底下作假罷了。呸,一個沒根的能寫出什么好文章,你要是能把字認全了,你家祖墳也能冒青煙了。”方胖子抓住對方宦官之后的名頭一個勁兒懟,身邊的小廝已經(jīng)擼起袖子,預(yù)備著大干一場,“要是不信,你倒是在這個上京城問一問,你家那個姓黃的老頭兒,如今干的什么活兒?”
    黃常侍的孫子暗暗捏緊了拳頭。
    他不喜歡宦官之后的名頭,但他也真的將黃常侍當做親爺爺看待,哪里能容忍外人羞辱?
    “死胖子,今天真的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真想真刀真槍,動真格是吧?”
    “來就來,看小爺不打得你喊爹!誰慫誰是軟蛋,脫光了衣裳趴地學(xué)狗叫!”
    方胖子也是有恃無恐地叫囂。
    方大將軍掌控上京城的禁軍,說句難聽的話,除了皇室的皇帝和皇子,誰的面子都不用看。
    別說一個小小的太監(jiān)的兒子,哪怕是黃常侍本人,他也不用慫。
    兩方人馬火怒熾烈,眼瞧著戰(zhàn)況一觸即發(fā)。
    哐當哐當——
    打架的事情自然用不上兩個人動手,直接交給身邊的小廝打手就行。
    “打!使勁兒打!打得他們屁滾尿流!不好好教訓(xùn)了,一個宦官的孫子都敢在上京浪,什么屁玩意兒!”方胖子踩在一張桌案上叫囂,表情猙獰而興奮。
    黃常侍的孫子也是躲在打手身后,眼光瞧見一方硯臺,直接抓起來,將墨水潑向方胖子。
    一時間,兩方小廝扭打在一起,抓到什么東西丟什么東西。
    方胖子體態(tài)太胖了,靈敏度不夠,黃常侍的孫子躲在人后暗搓搓偷襲丟擲。
    整個一樓大廳充斥著尖叫聲和哐當打砸聲,有些士子實在忍受不住,干脆掩面走人,有些人則是躲在一旁看熱鬧,簡直賺飽樂眼福。
    往小了說,這只是兩個年輕少年意氣之爭,誰也不服誰。
    往大了說,這可是宦官集團和外戚集團第一次撕開臉面撕比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