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吊裝!
校長齊梅閣對于這個結果極為高興,這么多年,終于揚眉吐氣了。
在聯(lián)考成績對外公布之后,來自于全國各地高校的橄欖枝,猶如雪花般以電報的形式發(fā)往北平四中。
國立北大,國立北師大,國立交大,國立浙大,甚至于國立大學體系之中的超然存在——中央大學,全都發(fā)來了招生邀請函。
除此之外,還有教會大學之中的王者——燕京大學,也向北平四中發(fā)去招生邀請函。
各所大學開出的條件極為優(yōu)渥,幾乎豐厚到極致,只要接受,立馬辦理入學手續(xù),不僅免除大學就讀期間的所有學費,更是給予固定的年獎學金。
作為全國最有錢的大學,燕京大學開出每年1000大洋獎學金和畢業(yè)后本校任職的條件。
國立中央大學到?jīng)]有畢業(yè)后本校任職的待遇,獎學金為每年800法幣,國立北大開出畢業(yè)后任助教和每年500法幣獎學金,國立交大和國立浙大各自給出相應的待遇。
不得不說,這樣的待遇簡直豐厚到極致,惹得無數(shù)學生為之眼熱,羨慕到不行,但考慮到余華的聯(lián)考成績,卻不能說什么。
對學生而言,成績就是一切。
七科滿分。
這是北平無數(shù)高中學生想都不敢想的成績。
不過,待在劉村的余華,通過林婉了解到各地高校的橄欖枝后,全都予以回絕,再度投入到緊張而忙碌的余氏七塔制造環(huán)節(jié)之中。
對于各地高校的橄欖枝,可以接受,但沒必要。
大學,他只想去清華.
對他而言,清華是當前階段的最優(yōu)解,沒有之一。
北平聯(lián)考的熱度居高不下,各種各樣的事情成為學生家長和老師們茶余飯后的談資,普通百姓仍在為一日三餐而奔波,對絕大多數(shù)民眾而言,什么聯(lián)考狀元余華遠沒有填飽肚皮來的重要。
白洋淀,劉村,實驗場。
黎明時分,五點十分,遠方天邊泛著一絲白色。
實驗場內燈光明亮,兩個透出金屬光澤的核心容器躺在地上,三天時間,熬夜趕工的焊工們已經(jīng)搞定一號成酸塔和二號脫硝塔,并將兩個核心容器被運到實驗場中放置。
而兩個核心容器之所以躺在地上的原因,則是在等待起吊裝置。
實驗場地之中,立有四根三米高的金屬柱,基座為最新修建起來的磚混底座,通過螺絲連接,金屬柱上安裝一根厚實的鋼梁,鋼梁前端是電動葫蘆,鋼梁后端則是厚重的石條。
這是類似后世道閘欄桿結構的簡易起吊裝置,余華基于當前技術水平設計制造,結構簡單,穩(wěn)定可靠,每臺起吊裝置的吊裝重量為四噸,四臺起吊裝置總吊裝重量為十六噸,安置在容器預定位置的四個角,用來協(xié)同吊裝9.5噸重量的核心容器。
實驗場內,躺在地上的一號成酸塔躺在預定區(qū)域之上,容器頂端和中部各纏繞一圈鋼繩,中部鋼繩安裝四個吊環(huán),連接四臺起吊裝置,頂端則連接一隊工人,他們的作用是在核心容器吊起后,調整容器位置和角度,從‘躺’變成‘立’。
聽起來很復雜,實際上,的確很復雜。
但莫得辦法。
沒有大型起吊工程設備的時代,復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用。
恰巧,這個安裝方法能用。
能用,帶點原始的味道。
吊裝前的所有準備工作已經(jīng)就緒,一百余名工人緊握手中連接頂端鋼繩的麻繩,預設區(qū)域四個角,經(jīng)過簡單培訓的四個吊裝小組準備就緒,吊鉤連接容器中部鋼繩吊環(huán)。
余華、儒雅男人、劉微、林婉立于實驗場基地右側,靜靜注視著第一個核心容器,現(xiàn)場吊裝負責人下達指令進行吊裝作業(yè),緊接著,電動葫蘆做功的聲音傳出,躺在地上的核心容器應聲而起,離開躺了好幾天的地面,懸浮于空中,高度逐漸上升。
待到達三米高度后,工人隊收到指令,一百多人開始拉動麻繩,一股橫向作用力產(chǎn)生,水平狀態(tài)的核心容器頭部緩緩上升,改變自身姿態(tài),待傾斜角度上升到五十度后,一道新的口令發(fā)給發(fā)出,工人隊停止拉動麻繩,四個吊裝小組操控欄桿式起吊裝置下降高度。
很快,處于傾斜姿態(tài)的核心容器輕微接觸地面,工人隊再次拉動麻繩,使得傾斜角度再次增加。
十數(shù)秒后,整個核心容器九十度朝天,處于水平向上的豎立姿態(tài),四個吊裝小組小型吊動容器罐體,移動到預定位置。
數(shù)分鐘后。
“咚!”隨著一道輕微的沉悶聲音傳出,重達九點五噸的核心容器,精準落在實驗場預定位置上。
“成功了!”看到這一幕,不少工人紛紛發(fā)出激動且喜悅的聲音。
吊裝負責人和四個吊裝小組紛紛松了一口氣,還好,沒出什么岔子。
“這個辦法看著不怎么樣,實際上很好用嘛,解決了重物吊裝和移動的問題。”儒雅男人滿臉笑容,雙手拍擊,送上掌聲,夸贊道。
重物吊裝和移動,一直都是難題,人可以背起一兩百斤的東西,但背不起五六百斤的重物移動,至于重達數(shù)千斤乃至數(shù)萬斤的東西,連推都推不動。
欄桿式起吊裝置,看著簡陋,但卻直接解決了這個問題。
劉微笑著點頭,為首次操作的同志們送上掌聲。
“余華,你這個辦法真的很不錯。”林婉鼓著掌,素美面容露出一絲微笑,朝著余華說道。
“都是大家的功勞。”余華笑了笑,對于核心容器吊裝成功,他并不意外,基于杠桿原理的這個方法經(jīng)過數(shù)學驗證,數(shù)學告訴他可行,而阿基米德提供原理。
至于這個吊裝方法存在的缺陷,在‘能用’這個前提下,并不重要。
安全?
簡陋?M.XζéwéN.℃ōΜ
原始?
統(tǒng)統(tǒng)不存在的。
有了第一次協(xié)同吊裝作業(yè)成功的經(jīng)驗,接下來安裝核心容器就容易多了,不需要他操心。
看完核心容器的吊裝作業(yè),余華和林婉一同離開劉村,乘坐別克汽車,踏上前往北平的路途,今天對于二人而言至關重要,余華要去清華參加保送生考試,林婉要去北大參加保送生考試,時間為八點鐘,耽誤不得。
路上,司機開的很快,副駕駛做的是楊修,劉管家和儒雅男人留在劉村。